碧玉箫·盼断归期

〔元代〕关汉卿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知他是甚病疾?

好教人没理会。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医,越恁的难调理。

作品简介

《碧玉箫·盼断归期》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散曲。此曲写闺妇的离愁,通过写思妇盼望离人回家却总也见不到离人的身影,来表现思妇盼君归的情景以及她身心脆弱的可怜之状。全曲结构有序有致,先是以颇为雅致的文字摹写女子因相思而划损金篦的举止及腰肢瘦损的形貌,继之以非常质朴而真切的语言表现女子内心难以释去的莫名熬煎,交相照应,相得益彰,刻画细致入微。

创作背景

《碧玉箫·盼断归期》这首小令是关汉卿所作《双调·碧玉箫》十首中的第三首。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翻译注释

翻译

一天天地盼,也不见你回来,划线的金篦梳也磨短了。腰已经瘦成一握,素罗衣变得宽松了。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

让人想不明白。挑着东西吃,怎么突然那么没滋味呀!这病呀,特别难治吧。

注释

(1)碧玉箫:曲牌名,入双调。基本句式为四五、四五、三五、三三、一五,九句九韵。

(2)一搦:一握。极言因相思而形容消瘦的情状。

(3)宽褪:指女子因身体消瘦,而使衣带显得宽松。

(4)没理会:不明白。

(5)陡:突然。

(6)恁的:如此的,这样的。

(7)越:格外,特别。

全文拼音版

xiāo··pànduànguī
pànduànguīhuàsǔnduǎnjīnnuòyāowéikuāntuìluózhīshìshénbìng
hǎojiàorénméihuìjiǎnkǒuérshídǒunèndewèiyuènèndenándiào

作者介绍

关汉卿(约1234—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一生创作杂剧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18种。作品题材广泛,揭露社会黑暗,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等经典女性形象。其剧作结构严谨,语言本色当行,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散曲亦佳,《一枝花·不伏老》展现铮铮铁骨。作为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后世戏剧影响深远,被誉为"曲圣",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的诗

相关推荐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塞鸿秋·春情

〔元代〕张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折桂令·毗陵晚眺

〔元代〕乔吉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

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

〔元代〕顾德润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扁舟来往蒹葭岸,烟锁云林又晚。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破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

寨儿令·汉子陵

〔元代〕鲜于必仁

汉子陵,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钓叟谁称,农父谁名,去就一般轻。

五柳庄月朗风清,七里滩浪稳潮平。折腰时心已愧,伸脚处梦先惊。听,千万古圣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