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歌十绝句·其二

〔唐代〕杜甫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作品简介

《夔州歌十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主要写夔州(今重庆奉节)的山川形势、自然风光、古迹名胜和风土人情。

第二首即景抒怀,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英雄割据非天意,霸王并吞在物情。”写白帝城在夔州之东,瞿塘峡虽在蜀境,又与楚峡混名,两句实写山川形势。三、四句则写历史上有公孙述、刘焉据险割据,然实非上苍原意,而真正的王业则在顺乎物情民心,表现出作者的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春末,杜甫几经漂泊,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长江滔滔东流至夔州就进入了长江三峡。这里山川雄壮奇险,历史古迹层积。当年夏天,杜甫一连写下十首绝句歌咏夔州的山川景色和人文景观,合为《夔州歌十绝句》。

翻译注释

翻译

白帝和夔州不是同一个城,西陵峡与荆州的峡谷名称混同。

英雄割据、霸王并吞都不是天意使然,而是在于人心归向。

注释

(1)白帝夔州各异城:“白帝”句:白帝城故址在夔州城东。

(2)蜀江楚峡混殊名:“蜀江”句:瞿塘旧名西陵峡,与荆州西陵峡相混。

(3)主:一作“王”。

(4)物情:人心归向。

全文拼音版

kuízhōushíjué··èr
báikuízhōuchéngshǔjiāngchǔxiáhùnshūmíng
yīngxióngfēitiānzhǔbìngtūnzàiqí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