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四首·其一》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唐代山水绝句的典范之作,以二十八字浓缩春日生机。诗中"两个黄鹂鸣翠柳"绘声绘色,"一行白鹭上青天"展动态之美,"窗含西岭千秋雪"拓时空维度,"门泊东吴万里船"寓思归之情。全诗四句皆对而气脉流畅,色彩明丽如工笔重彩,在欢快表象下隐含诗人漂泊西南的复杂心绪,展现了杜甫绝句"咫尺万里"的艺术造诣。
绝句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绝句四首·其一》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53岁复归成都草堂时。时"安史之乱"初平,严武镇蜀带来短暂安定。"万里船"既写浣花溪实景,又暗指东归无望。作品诞生于盛唐向中唐过渡期,其完美形式与潜藏忧思的矛盾,构成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另类表达,是研究其晚期风格转型的关键文本。
翻译注释
翻译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的,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想和阮生在松下谈古论今。
注释
(1)行椒:成行的椒树。
(2)朱老:与下文的“阮生”都是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
(3)阮生:后世常与“朱老”连用成“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为咏知交的典故。
全文拼音版
绝句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绝句
高岩有鸟不知名,欵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绝句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绝句·竹影和诗瘦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绝句·其五
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并朱栏。
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与常时两样看。
绝句六首·其五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绝句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