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画山水图歌

〔唐代〕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作品简介

《戏题画山水图歌》这首七言歌行是杜甫题咏山水画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王宰(唐代画家)山水图的恢弘气象和精湛技艺,展现了盛唐时期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全诗语言豪放,想象奇伟,将绘画艺术与诗歌艺术完美结合,体现了杜甫作为"诗中有画"大家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戏题画山水图歌》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王宰是当时著名画家,善画山水。诗中"昆仑方壶"(仙山名)、"巴陵洞庭"等句,既写画中实景,又以"云气飞龙"的想象拓展画境;"并州剪刀"典出《晋书》,表达对画作的极度赞赏。这是中国古代题画诗的名篇,开创了以诗论画的审美传统。

翻译注释

翻译

十天画完一条水,五天画完一块石。

绘画不受人事的催逼,王宰才肯挥笔留真迹。

好一幅壮丽的昆仑方壶图,挂在您厅堂的粉墙壁!

从巴陵的洞庭到日本以东,赤岸水与银河相通,水天之间的云气追随飞龙。

大风劲吹洪涛起,船工和渔夫将船靠岸以回避,山中林木被风吹得梢俯地。

先生尤工远势古人莫能比,咫尺的画面就能展示江山达万里。

不知从何处弄来一把并州快剪刀,剪来半江吴淞水!

注释

(1)能事:十分擅长的事情。

(2)昆仑:传说中西方神山。

(3)方壶:神话中东海仙山。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

(4)巴陵:郡名。唐天宝、至德年间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东。

(5)日本东:日本东面的海域。

(6)赤岸:地名。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江湖的岸。赤:一作“南”。

(7)浦溆:水边,岸边。

(8)亚:通“压”,俯偃低垂。

(9)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

(10)论:一作“行”,一作“千”。

(11)并州:地名。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

全文拼音版

huàshānshuǐ
shíhuàshuǐhuàshí
néngshìshòuxiāngwángzǎishǐkěnliúzhēn
zhuàngzāikūnlúnfāngguàjūngāotángzhī
língdòngtíngběndōngchìànshuǐyíntōngzhōngyǒuyúnsuífēilóng
zhōurénshānjìnhóngtāofēng
yóugōngyuǎnshìzhǐchǐyīnglùnwàn
yānbīngzhōukuàijiǎndāojiǎnsōngbànjiāngshu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戏赠郑溧阳

〔唐代〕李白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戏马台

〔宋代〕吕定

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

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戏题王处士书斋

〔唐代〕杜荀鹤

先生高兴似樵渔,水鸟山猿一处居。

石径可行苔色厚,钓竿时斫竹丛疏。

欺春只爱和醅酒,讳老犹看夹注书。

莫道无金空有寿,有金无寿欲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