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怀古小令代表作。全曲以"峰聚波怒"的雄浑景象起笔,"西都踌躇"的怅望引出历史沉思,"宫阙成土"的沧桑巨变与"兴亡皆苦"的深刻洞见,将潼关地理险要升华为民生多艰的永恒命题。作者以"聚-怒"的拟人化山水反衬"百姓苦"的冷静揭示,其"兴亡循环"的历史观与"民本至上"的价值立场,使短短44字成为元散曲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山坡羊·潼关怀古》此曲作于天历二年(1329年)张养浩赴陕西赈灾途中,时年60岁的文学家在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凭吊古迹。文中"西都"指长安,"秦汉宫阙"含阿房宫、未央宫等遗址。作为元曲"叹世"主题的典范,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赞其"言简而意无穷",现代史学家范文澜称:"'兴亡百姓苦'六字,道尽中国封建社会全部历史秘密。"潼关古城现刻有此曲碑文。
翻译注释
翻译
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如同发怒一般吼叫着。内接着华山,外连着黄河的,就是这潼关古道。远望着西边的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昔日的千万间宫阙如今都只剩下一片黄土。国家兴起,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难;国家灭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难。
注释
(1)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2)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3)山河表里:即表里山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大河,内踞丛山,形成险峻之势。表里:即内外,这里有相辅相依之意。
(4)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5)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踌蹰”。
(6)伤心:令人伤心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
(7)秦汉经行处: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8)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9)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10)亡:指政权的衰乱灭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养浩的诗
相关推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