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代〕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作品简介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是北宋文豪欧阳修的一首闺情词。此词以夏日雨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展现闺中闲情:上阕"轻雷碎荷"以听觉构建雨境,"断虹月华"完成时空转换;下阕"燕子垂帘"的动态与"凉波簟纹"的静态相映,结句"水精枕畔堕钗"的香艳细节含蓄风流。全词摒弃直露描写,纯用环境烘托闺思,体现了宋代文人词"雅化"的审美追求,被俞陛云评为"如叠花异石,别饶韵致"。

创作背景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此词约作于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时欧阳修任颍州知州。据《钱氏私志》载,欧公任河南推官时,曾眷恋一歌妓,此词或为追忆之作。词中"小楼"意象与其《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中的"玉楼"形成互文,反映中年欧阳修对青春恋情的诗化回忆。宋代士大夫常将私人情感寄托于闺怨题材,本词通过精细的物象选择(如"水精枕""堕钗"),实现了情欲表达的审美升华。

翻译注释

翻译

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池上细雨蒙蒙;雨声浙淅沥沥,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不久小雨即停,小楼西角显现出被遮断的彩虹。我们靠倚栏杆旁,直等到月亮东升。

燕子飞回门前,窥伺着飞到画梁问;我从玉钩上放下门帘。床上竹席纹路平展,好像清凉的水波,却无波纹涌动。床头放着水晶双枕,她的金钗从发上坠下,横放枕边。

注释

(1)轻雷:雷声不大。

(2)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3)月华:月光、月色之美丽。这里指月亮。

(4)画栋:彩绘装饰了的梁栋。

(5)玉钩:精美的帘钩。

(6)帘旌:帘端下垂用以装饰的布帛,此代指帘幕。

(7)凉波不动簟纹平:指竹子做的凉席平整如不动的波纹。簟(diàn):竹席。

(8)水精:即水晶。

全文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liǔwàiqīngléichíshàng
liǔwàiqīngléichíshàngshēngsuìshēngxiǎolóu西jiǎoduànhóngmínglángānchùdàiyuèhuáshēng
yànfēiláikuīhuàdònggōuchuíxiàliánjingliángdòngdiànwénpíngshuǐjīngshuāngzhěnbàngyǒuduòchāihéng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宋代〕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宋代〕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宋代〕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代〕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临江仙·佳人

〔宋代〕李石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栏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宋代〕刘彤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