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曝日》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诗人冬日曝晒取暖的日常生活场景。诗中“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写严寒中贪恋阳光的温暖,“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则借神话意象赞美冬阳的恩惠。全诗语言质朴,在琐细的生活细节中寄寓对生命温暖的珍视,是杜甫夔州时期“以俗为雅”的代表作。
西阁曝日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西阁曝日》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冬,杜甫55岁,寓居夔州西阁时。时蜀地崔旰之乱未平,诗人肺疾加重(见《老病》诗),冬日苦寒。“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的生理感受,既写实景,又暗喻乱世中人对基本生存需求的渴望,与其《火》《雷》等诗共同构成夔州时期对自然力量的独特书写。
翻译注释
翻译
厌倦了冬天的严寒凛冽,喜好登上高阁晒太阳来取暖。
太阳散布着光辉和温暖的恩惠,寒士生活困顿,贤明的君主应会为此感到愧疚。
在阳光的温暖照耀下,毛发都舒畅了,肌肤渐渐润泽,太阳实在是十分仁慈。
依赖着冬日的阳光,身上衰败之气很快得到了驱散。
枕头倾斜了烦请着眼一看,虚弱的身体很容易得到了调和。
树梢上的猿猴流利敏捷,山巅的鹤飘逸飞舞。
朋友了解我苦于分离和相聚,常常因为流离漂泊而悲伤,短暂相逢和安居而欣慰。
面对眼前的事物而作诗,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恍惚之间淡忘了。
自古以来遭到国丧战乱的君子都凄凉衰颓。
为什么我将进入晚年了,还在因为忧愁时事而心力憔悴?
注释
(1)玄冬:冬季。
(2)负暄: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
(3)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驾御日车的神。代指太阳。
(4)倚薄:谓生活困迫。
(5)沃若:润泽貌。
(6)衰气:衰败之气。
(7)歘:形容短促迅速划过的摩擦声音,延伸为快速的意思。
(8)木杪:树梢。
(9)翩跹:飘逸飞舞貌。
(10)贤圣:道德才智极高的人。
(11)萧索:凄凉衰颓。
(12)胡为:为什么。
(13)忧世: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
(14)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西湖杂咏·冬
彤云叆叇,随车缟带,湖山化作瑶光界。且传杯,莫惊猜,是西施傅粉呈新态,千载一时真快哉!梅,也绽开;鹤,也到来。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西子妆·蛾蕊颦深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西塞山下作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西江月·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西溪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西苑
芙蓉别殿锁瀛台,落叶鸣蝉尽日哀。
宝帐尚留琼岛药,金釭空照玉阶台。
神仙已遣青鸾去,瀚海仍闻白雁来。
莫问禁垣芳草地,箧中秋扇已成灰。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萧萧白发两衰翁,不与时人同梦。
抛掷麟符虎节,徜徉江月林风。世间万事转头空,个里如如不动。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盦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唐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