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说道》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春日江景为背景,抒写离别友人的深挚情谊与羁旅愁思。首联“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以浓艳设色描绘江岸红花似锦、春水碧绿如油的生机之景;颔联“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以归鸟、轻鸥反衬游子漂泊之孤寂;颈联“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吹成落日愁”化用折柳典故与箎声凄楚,点明别愁;尾联“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借江水回流寄托重逢期盼。全诗对仗工巧,意象丰美,在富丽景语中暗藏离思,体现了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艺术特色。
寄别说道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吹成落日愁。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寄别说道》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约作于黄庭坚中年宦游漂泊时期(可能为元丰年间)。诗人与友人“说道”分别后,于舟行途中见春日江景有感而发。诗中“江城”或指黄庭坚曾任职的鄂州(今武汉)等地,“双鲤寄书”借古乐府意象表达书信难传的惆怅。末句“江水尚回流”既暗合江西诗派“以故为新”之理趣,又流露出对人事聚散的豁达,反映了黄庭坚融哲理于诗境的独特风格。
翻译注释
翻译
几行嘉树在夕阳下鲜艳夺目,就像在我们眼前打开了一幅织锦;一派春水碧绿透亮,就像在上面泼洒了一层明油。
回头眺望江城,只见投林还巢的鸟儿振翅高飞,划动船边的船桨,发出吱呀的呜呜声,惊散了沙鸥,它们向周围飞去。
折柳送你,这一别又该是多年,落日中吹起芦篪,那悠悠的声音寄托了无限的愁情。
想要寄书给你,却难以用一封信说明白,唯有这涛涛江水依依不舍,浪去又回头,传递着浓浓的深情。
注释
(1)嘉树:佳树,美树。
(2)归鸟:投林还巢的鸟。
(3)芦篪: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
(4)双鲤:古时对书信的称谓。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寄生草·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寄远十一首·其一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寄刘孝叔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资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寄穆侍御出幽州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寄和州刘使君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寄弟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寄徐掌教
徐稚今安在,空梁榻久悬。
北门倾盖日,东鲁校文年。
岁月成超忽,风云易变迁。
新诗劳寄我,不愧鸟呜篇。
寄朱锡珪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