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咄唶歌》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属《杂曲歌辞》。这首古辞通篇描述枣树的荣华,借以抒发对人情事态的感慨。在低沉的格调中,蕴含一股愤激不平之气。全诗通篇作比,把人生的感慨化入形象的描述当中,语意深沉,感情深挚,读来使人感到真切有味。
古咄唶歌
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
枣欲初赤时,人从四边来。
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古咄唶歌》产生于汉代,见于《文选》卷十八潘安仁《笙赋注》,其作者不详。据题目可知作者心中有很深的哀怨。作者是在怨恨世态的炎凉。从诗中的语气看,作者曾有过发迹,有过荣华富贵,但这些都像过眼的烟云般消失了,他受到了世人的白眼与冷落。《古咄唶歌》正是作者落魄时的作品,因为他是“过来人”,有过盛衰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所以对现实揭露得很深刻。
翻译注释
翻译
枣树上果实累累,树下人群聚集,但枣花的盛开是有一定的时节的。
枣树果实就要变红成熟时,人们为了那甜脆的枣子从四面八方赶来。
一旦枣尽树空,哪还会有人记得当初枣树的赐予而对它顾视怜惜呢?
注释
(1)攒攒:聚集的样子。一作“纂纂”。
(2)荣华:开花,引申指人之显贵。
(3)赤:变红,成熟。
(4)适:正好。一说假设之辞,犹“若”。
(5)赐:尽。
(6)当:犹“尚”,还会。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古松
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古风·燕昭延郭隗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风·秦水别陇首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古城春望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白首且花飞。
临路长杨袅,前朝今是非。
古意·净扫黄金阶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古娥眉怨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珠帘北卷待凉风,绣户南开向明月。
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两螭。
传声走马开金屋,夹路鸣环上玉墀。
长乐彤庭宴华寝,三千美人曳花锦。
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
不意君心半路回,求仙别作望仙台。
仓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
欲向人间种桃实,先从海底觅蓬莱。
蓬莱可求不可上,孤舟缥缈知何往。
黄金作盘铜作茎,青天白露掌中擎。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羽旆欲相迎。
飞廉观前空怨慕,少君何事须相误。
一朝埋没茂陵田,贱妾蛾眉不重顾。
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
朝晡泣对麒麟树,树下苍苔日渐斑。
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
古艳歌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