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晚年漂泊夔州时所作,以"愁"为题直抒胸臆。诗中通过巫峡凄清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长期漂泊的孤寂和对关中故乡的思念,更暗含对当时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的忧愤。全诗语言凝练,意境苍凉,将个人愁绪与时代苦难紧密结合,体现了杜甫晚期诗歌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
愁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愁》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时期。诗中"十年戎马"指安史之乱(755-763年)以来的长期战乱;"异域宾客"道出诗人滞留巴蜀的漂泊感;"虎纵横"暗喻当时蜀地军阀混战的局势。此时杜甫肺病、风痹等疾缠身,故有"人今罢病"之叹,是其晚年生命体验与时代苦难交织的深刻写照。
翻译注释
翻译
江边长满绿茸茸的细草天天逗引我愁绪更生;巫峡泠泠的流水声却不懂世故人情。
鹭鸶在急遽的漩涡中自得地沐浴是何心性,直挺独立的老树花儿开放得十分鲜明。
十年动荡的战乱,使天下变得一片昏暗,漂泊异乡的人们,几乎将要老死在孤城。
渭水秦山的长安,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如今人们都已疲病,路上却仍是豺虎纵横!
注释
(1)唤愁:指春草新生,引起愁绪。
(2)泠泠:细流水声,写巫峡的萧森之气。
(3)非世情:即不近人情。
(4)涡:水旋流形成的深涡。
(5)底心性:即什么意思。
(6)十年:这里是指自安禄山造反至此时已有十年了。
(7)异域:异乡,这里指夔州。因夔州地近边荒,因此说“异域”。
(8)渭水秦山:指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9)人今罢病:指民力疲惫衰竭。罢:同“疲”,累。
(10)虎纵横:比喻横征暴敛。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塞上赠王太尉
嫖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
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答张十一功曹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忆荔枝
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行宽禅师院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
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庞葱曰:“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庞葱曰:“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七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烦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