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冬至

〔宋代〕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作品简介

《辛酉冬至》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古代每逢冬至,亲朋好友都会奔走相贺。在一派热闹景象中,独有诗人门前冷冷清清,显得很不协调。而且时光飞逝,豪情空在,诗人已到了“身老怯增年”的地步,被儿孙们搀扶着祭拜先人,然后早早睡去,体味着寂寞与清苦。面对这一切,诗人淡然处之,将新的希望寄托于明春,表达了希望老有所为的没有泯灭的壮心。全诗语言简练通俗,形象鲜明感人,有点有面,层层递进,在含泪的微笑中终结全篇,令读者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辛酉冬至》此诗为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冬作于山阴(今浙江绍兴),陆游时年七十七岁。陆游为官多年,未曾积攒过家私,受谤罢归乡里后,由于子孙众多,田地很少,生活颇为贫寒。陆游老境颓唐,只能靠领取“祠禄”养家,而这“祠禄”又时时中断。因此,他渐有衣食不继之叹。

翻译注释

翻译

今天是冬至日,可是我家门庭冷清清的。

家境贫寒,无力欢庆佳节,只好随便度过。人老了,生怕年岁增长。

行祭礼时,都由子孙们扶着。晚饭未罢,就独自早早地睡了。

只希望明年的景况比今年好一些,我的梦魂好像已到镜湖之滨去探寻春天的信息了。

注释

(1)辛酉冬至:南宋嘉泰元年(1201)的冬至节。此时诗人七十七岁。

(2)日南至:《左传·僖公五年》:“日南至。”孔颖达正义:“日南至者,冬至日也。”又:“日之行天,有南有北。常立八尺之表,以候景之短长。夏至之景,尺有五寸,日最长而景最短,是谓日北至也;自是以后,日稍近南,冬至之景,一丈三尺,日最短而景最长,是谓日南至也。”冬至在古代是一年中较为重要的节日。在这天,官员们要休假,皇帝要接受群臣的庆贺,民间也互相馈送酒食,穿新衣,贺节。

(3)寂然:肃静的样子。

(4)轻:草草,马虎。

(5)怯增年:怕年岁增长。作者自注:“乡俗谓吃冬至饭即添一岁。”

(6)毕祭:指冬至这一天,家族中祭祀祖先的活动。

(7)扶拜:诗人年老,行祭礼时需要子孙扶着。

(8)分盘:指吃晚饭。

(9)探春: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为探春之宴。”

(10)镜湖:湖名,在陆游的家乡浙江绍兴。

全文拼音版

xīnyǒudōngzhì
jīnnánzhìménfāngrán
jiāpínqīngguòjiéshēnlǎoqièzēngnián
jiēbàifēnpánzǎomián
wéiyīngtànchūnmèngràojìngbiān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诗作近万首,为古代诗人存世作品最多者之一,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晚年隐居山阴。其诗豪迈激昂,充满爱国热情,名篇《示儿》《游山西村》等脍炙人口。词与散文亦佳,有《剑南诗稿》传世。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辛未七夕

〔唐代〕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魏晋〕陶渊明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辛酉立春

〔宋代〕吕本中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

辛卯年雪

〔唐代〕韩愈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

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旙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

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

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

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