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为咏寒食节的名篇。此诗前两句写景,"春城飞花"与"御柳斜"生动描绘出长安城暮春时节的盎然生机;后两句叙事,通过"传蜡烛"这一典型细节,暗讽中唐宦官专权的政治现实。全诗以白描手法将节日风光与政治隐喻完美结合,表面写寒食禁火而宫中特许燃烛的习俗,实则以"五侯"典故(东汉外戚梁冀一族封五侯)影射当时受皇帝宠信的宦官集团。明代胡应麟《诗薮》评此诗"含蓄深远,托讽不露",是其"以丽景写哀思"的代表作。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新唐书》记载,《寒食》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初年(约公元780年)。当时韩翃闲居长安十年未被启用,因这首诗被唐德宗赏识而破格提拔为中书舍人。唐代寒食节需禁火三日,但皇宫特许以蜡烛赐近臣,诗中"汉宫"实指唐宫,"五侯"暗喻当时擅权的宦官。韩翃借古讽今,揭露了宦官特权的膨胀。此事件成为唐代"诗谶"的著名案例,也反映了中唐时期诗歌与政治的微妙互动关系。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的长安城里没有一处不飞舞着落花。在寒食节这天,东风把皇宫中的柳丝吹得倾斜。
寒食节本应禁火,但黄昏时皇宫中却传赐蜡烛燃火,那蜡烛的轻烟飘散在近幸大臣之家。
注释
(1)春城无处:一作“春风何处”。春城:指春天里的长安城。
(2)飞花:一作“开花”。
(3)寒食:指寒食节,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4)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5)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6)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7)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绝句·迟日江山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