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甘棠

〔先秦〕诗经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砍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毁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折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注释

(1)召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召,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2)甘棠:棠梨,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3)蔽芾:树叶密集细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

(4)勿翦勿伐:勿,不要。翦:同“剪”,伐,砍伐。

(5)召伯:即召公奭,姬姓,封于燕。

(6)茇: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一说通“废”,舍,作动词。

(7)败:伤害,毁坏。

(8)憩:休息。

(9)拜:拔,攀爬毁坏。一说屈,折。一说通“扒”,挖掉。

(10)说:通“税”,休憩,止息。

召南·甘棠拼音版

shàonán··gāntáng
fèigāntángjiǎnshàosuǒ
fèigāntángjiǎnbàishàosuǒ
fèigāntángjiǎnbàishàosuǒshuì

作品简介

《召南·甘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颂扬召公的德政,通过对甘棠树的赞美和爱护,表达了对召公的赞美和怀念。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寓意深远,真挚恳切。

创作背景

《召南·甘棠》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得比较明确:“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许多民间传说和地方志中的资料也都足以证明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流播广远。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听讼决狱、搭棚过夜,这种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而为民众排忧释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因此,人民作诗怀念他。

相关诗文

召南·鹊巢

〔先秦〕诗经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召南·摽有梅

〔先秦〕诗经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召南·殷其雷

〔先秦〕诗经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召南·江有汜

〔先秦〕诗经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召南·小星

〔先秦〕诗经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召南·行露

〔先秦〕诗经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召南·采蘋

〔先秦〕诗经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召南·采蘩

〔先秦〕诗经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召南·羔羊

〔先秦〕诗经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召南·草虫

〔先秦〕诗经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