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宋代〕辛弃疾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作品简介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借集用儒家经典中的语句,抒发作者备遭打击的怨愤。上片主要讲自己归隐躬耕不仅合乎圣贤之道,而且恬静可喜;下片笔锋一转,用反对“学稼”的孔夫子,来进一步说明向往耕稼之意。全词通篇为陈述句式,杂用五经,既用经文原意,又推陈出新,音调抑扬,浑然一体,实是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此词题曰“赋稼轩”,“稼轩”乃辛弃疾乡村别墅之名。据宋洪迈《稼轩记》载,信州郡治(即今江西上饶)之北一里馀,有空旷之地,三面附城,前枕澄湖如宝带。辛弃疾第二次出任江南西路安抚使时,在此筑室百间,置菜圃、稻田,以为日后退隐躬耕之所,故凭高作屋下临其田,名为“稼轩”。又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辛弃疾于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冬十一月自江西安抚使改官浙西提点刑狱公事,旋为谏官攻罢,其后隐居上饶带湖达十年之久。《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这首词很可能作于他首次罢官后闲居带湖初期,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是在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

翻译注释

翻译

人生在世,应知进退,用则行,不用则藏。不妨权且做一回“小人”,效法樊须学稼,躬耕田园。安贫乐道,清心寡欲,便可怡然自乐。

多年来就像孔子那样,辗转多地,南北驱驰,一意从政,而四处遭受挫折。还是学隐士长沮桀溺,隐居躬耕,不要学孔子四处奔波。

注释

(1)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2)进退存亡:语出《易经·乾·文言》: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3)行藏用舍:语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4)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5)衡门之下可栖迟:语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6)日之夕矣牛羊下:语出《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7)去卫灵公:语出《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8)遭桓司马:语出《孟子·万章上》: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厄。

(9)东西南北之人也: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10)长沮桀溺耦而耕:语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11)丘何为是栖栖者:语出《论语·宪问》: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全文拼音版

shāxíng··jiàxuānjīng
jìn退tuìcúnwángxíngcángyòngshěxiǎorénqǐngxuéfánjiàhéngménzhīxiàchízhīniúyángxià
wèilínggōngzāohuándōng西nánběizhīrénchángjiéǒuérgēngqiūwéishìzhě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代〕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宋代〕王沂孙

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踏莎行·二社良辰

〔宋代〕陈尧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踏莎行·元夕

〔近代〕王国维

绰约衣裳,凄迷香麝,华灯素面光交射。天公倍放月婵娟,人间解与春游冶。

乌鹊无声,鱼龙不夜,九衢忙杀闲车马。归来落月挂西窗,邻鸡四起兰釭灺。

踏莎行·画鼓催春

〔宋代〕黄庭坚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雨前一焙谁争长。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

碾破春风,香凝午帐。银瓶雪滚翻成浪。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

踏莎行·水绕孤村

〔近代〕吕碧城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踏莎行·春水鸭头

〔清代〕纳兰性德

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

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酝酿孤眠味。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