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五代〕尹鹗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作品简介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是晚唐五代词人尹鹗的一首词作,收录于《花间集》中。此词创造了这样的意境:深秋寒夜,西窗梦醒,红烛半残,明月照人。院中露滴梧桐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使人更加伤凄。这首闺怨小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幽怨悲凉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深秋的夜晚,天气寒冷,银河静静地挂在天空,月光洒满深院落和中庭。西窗的乡愁同往常一样地幻入梦境,醒后片刻心中的幽怨尤难平静。

红烛已经燃烧了大半,只剩下短短的残焰在摇曳,它的光芒微弱地映照在背后的锦屏上。这些景象中最让我伤感的是什么?原来,是那梧桐叶上,点点露珠正在悄然滴落。

注释

(1)等闲:寻常;平常。

(2)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3)半条:半消。

(4)锦屏:锦绣的屏风。

(5)零:液体降落。

全文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shēnqiūhányínjìng
shēnqiūhányínjìngyuèmíngshēnyuànzhōngtíng西chuāngyōumèngděngxiánchéngqūnxúnjuéhòuhènnánpíng
hóngzhúbàntiáocányànduǎnànbèijǐnpíngzhěnqiánshìzuìshāngqíngtóngshàngdiǎndiǎnzhūlíng

作者介绍

尹鹗(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成都人。约乾宁(唐昭宗年号,894—898)年间前后在世。曾事前蜀后主王衍,为翰林校书郎,累官至参卿。《花间集》称尹参卿。性滑稽,工诗词,作风与柳永相近,与李珣友善。存词十七首,收于《花间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国维辑《尹参卿词》一卷。

尹鹗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五代〕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五代〕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临江仙·风水洞作

〔宋代〕苏轼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代〕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金代〕元好问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宋代〕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临江仙·卢龙大树

〔清代〕纳兰性德

雨打风吹都似此,将军一去谁怜。画图曾见绿阴圆,旧时遗镞地,今日种瓜田。

系马南枝犹在否,萧萧欲下长川。九秋黄叶五更烟,只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