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公元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在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这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其中的一篇,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沾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如今,来自西北的入侵者胡人尚未消灭,而我渐渐变老,鬓发已白犹如秋霜,只能任由感伤的眼泪枉然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心始终在西北前线抗敌,但人却一辈子老死在沧洲!
注释
(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2)戍:守边。
(3)梁州:《宋史·地理志》:“兴元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治所在南郑。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4)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5)梦断:梦醒。
(6)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7)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
(8)鬓:鬓发。
(9)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10)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11)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有“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句。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诉衷情·春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诉衷情·建康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诉衷情·莺语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诉衷情·琵琶女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诉衷情·金风轻透碧窗纱
金风轻透碧窗纱,银釭焰影斜。欹枕卧,恨何赊,山掩小屏霞。
云雨别吴娃,想容华。梦成几度绕天涯,到君家。
诉衷情·七夕
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
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