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四首·其四》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唐代咏物诗的别调之作,以药圃小景寄寓身世之慨。诗中"药条药甲润青青"写草木生机,"色过棕亭入草亭"绘色彩流动,"苗满空山惭取誉"抒自谦之怀,"根居隙地怯成形"叹生存困境。全诗语言简淡如白描,将药材的"惭誉""怯形"拟人化,暗喻诗人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的复杂心境,展现了杜甫咏物诗"物我双关"的艺术高度。
绝句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绝句四首·其四》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53岁复归成都草堂时。时"安史之乱"初平,诗人整理荒废药圃,借药材的"隙地生根"自况政治边缘处境。作品与同期《登楼》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其表面恬淡下的精神张力,反映了杜甫在乱世中"致君尧舜"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
翻译注释
翻译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漫入草亭。
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的根在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注释
(1)药条药甲:指种植的药材。王嗣奭《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三引)。今影印本《杜臆》无此语,仇兆鳌当另有所据。
(2)色过棕亭入草亭:言药圃之大。杜甫患多种疾病,故所到之处需种药以疗疾。
(3)隙地:干裂的土地。
(4)成形:指药材之根所成的形状,如人参成人形,茯苓成禽兽形等。
全文拼音版
绝句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绝句送巨山二首·其一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命词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绝句六首·其五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绝句六首·其一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绝句六首·其三
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小径曲通村。
绝句六首·其二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