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
我种的丛竹,翠绿重重叠映,我栽的桃树,灿烂的红花盛开。
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
照射到石镜上的月光使我留连,扑面的凉风是从雪山吹来。
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按照皇上的命令赐给我赤管笔,还赐号颗银印给我这老翁佩戴。
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
哪里想得到当我牙齿脱落之年,荐贤的奏章上竟有我的名字在。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
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
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
我种的丛竹,翠绿重重叠映,我栽的桃树,灿烂的红花盛开。
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
照射到石镜上的月光使我留连,扑面的凉风是从雪山吹来。
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按照皇上的命令赐给我赤管笔,还赐号颗银印给我这老翁佩戴。
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
哪里想得到当我牙齿脱落之年,荐贤的奏章上竟有我的名字在。
《春日江村五首·其三》是杜甫组诗中承转心境的关键篇章。此诗前两联以工笔描绘草堂春日景致——“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写亲手栽培的花竹生机勃发,“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则融石镜山月与岷山风雪于一体,展现诗人对自然万物的细腻感知。后两联笔锋陡转,提及朝廷授予“赤管”“银章”的微末官职,尾联“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以自嘲口吻,道出垂老获荐的悲凉与讽刺。全诗在明丽春景与衰朽现实的强烈对照中,暗含对朝廷用人政策的深刻质疑,体现了杜甫“以乐景写哀情”的至高艺术境界。
此诗作于永泰元年(765年)春,时杜甫因严武再度镇蜀而被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中“赤管”(指官员用的赤管笔)、“银章”(指银印章)正是此职务佩饰。然而此时诗人已齿摇发白,所谓“荐贤”不过是对严武人情的敷衍。石镜(成都古迹)、雪山(指岷山)等意象,既点明草堂地理环境,更暗喻诗人澄明心境与人生寒潮的交织。此职仅任半年便辞退,可见诗中“名玷”之叹实为对政治现实的清醒认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硐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风香春暖展归程,全胜游仙入洞情。
一路缘溪花覆水,不妨闲看不妨行。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蝴蝶深深浅浅黄,被春恼得一般狂。
打团飞入菜花去,自信世间无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