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鸷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描写了一位不懂养鸷的少年,日日哺育鸷鸟不停息,而他养育的鸷鸟却在捕猎中一动不动的事件。诗中以不明养鸷办法的少年比喻不知养兵用将之道的朝廷,以鸷比喻不能战斗的武将,以狡兔比喻横行无忌的藩镇。通过将“养鸷”与“养藩”相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藩镇割据的忧虑,以及抑制藩镇的政治主张。
养鸷词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韝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养鸷词》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唐王朝后期,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政令;朝延派往讨伐藩镇的武将,大都高官厚禄、养尊处优,毫无战斗力。唐宪宗曾两次用兵,想要结束“两河数十州,皆国家政令所不及”的藩镇割据局面,但是没有成功。第一次由于用根本不懂军事的宦官做统帅而失败,第二次又派本身就有割据野心的节度使去讨伐,当然也不会有所收效。该诗就是针对唐宪宗这一错误的军事路线而写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养鸷鸟并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围猎时的辅助工具。
少年不懂鸷禽饥则为用,精心地喂食日月不停息。
他掏雏鸟又网黄口小鸟,使鹰鸷从早到晚有余食。
哪知在追捕猎物的时候,鸷翅膀过重飞也飞不起。
鸷鸟懒洋洋地蹲在树梢,任凭狡兔南边跑到北边。
吃的喝的早已供给丰足,怎么能劳动起它的羽翼。
注释
(1)资:依靠。
(2)鲜力:力量小的动物。
(3)昧:不明白,不懂。
(4)日日:一作“日月”。
(5)探:掏取。
(6)网:用如动词,用网捕。
(7)黄口:带黄嘴丫的小鸟。
(8)莫:即“暮”。
(9)宁:岂、哪里。
(10)韛:古代射箭时用的臂衣,打猎时让鹰站在上面。
(11)毰毸:羽毛散张的样子。
(12)林表:树梢。
(13)啄:鸟用嘴取食的动作。这里指鸟的食物。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赠裴十四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更漏子·金雀钗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
岷涛万里望中收,振策危矶最上头。
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
永嘉南渡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
洒酒重悲天堑险,浴凫飞燕满汀洲。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宿青草湖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青门柳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西江月·顷在黄州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游子吟
女羞夫婿薄,客耻主人贱。
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