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宋代〕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作品简介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最早收录在《乐府雅词》中。从此词的词情来看是李清照大病渐愈时所作。上阕描写黎明前病中室内生活,下阕描写白天里室外景物,作者抓住大病渐愈这一生活片断,从身心感受运笔,无论写病中生活细事,还是写病中所见景物,不受物所束,不为病所苦,无不流露出女词人病中清静闲适的心情;而身卧病床,鬓发斑白,卧看残月,煎药忌茶,又无不蕴含着病中孤苦哀愁的心境。此词笔致淡雅,情调直切,意境清朗,含蕴耐味。

创作背景

这首《摊破浣溪沙》,从“病起萧萧两鬓华”可以看出创作时间,当是李清照后期作品。“木犀花”点出月份当在八月,桂花开时。当时正值大病初愈,心情渐好遂填此词。此词明确的创作时间无定论。

翻译注释

翻译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注释

(1)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2)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3)豆蔻:药物名,其性能行气、化湿、温中、和胃…

(4)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

(5)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

(6)书:一作“篇”。

(7)酝藉:宽和有涵容。

(8)木犀花:即桂花。

全文拼音版

tānhuànshā··bìngxiāoxiāoliǎngbìnhuá
bìngxiāoxiāoliǎngbìnhuákàncányuèshàngchuāngshādòukòuliánshāojiānshúshuǐfēnchá
zhěnshàngshīshūxiánchùhǎoménqiánfēngjǐngláijiāzhōngxiàngrénduōyùnjièhuā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济南章丘(今山东济南)人。其词分前后两期:前期清新婉丽,多写闺阁闲情,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后期沉郁悲怆,抒发家国之痛,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擅白描手法,语言精妙,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收藏,晚年流寓江南,作品集为《漱玉词》,对后世女性文学影响深远。

李清照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