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其二》这首五言绝句是杜甫《绝句二首》中的第二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江山的绚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绪和对归乡的渴望。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色彩明丽而情感深沉,体现了杜甫绝句小中见大的艺术特色。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绝句二首·其二》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时安史之乱已平,但蜀地仍有战乱,诗人思归中原而不可得。诗中"江碧鸟白"、"山青花燃"的浓烈色彩,反衬"何日归年"的深沉愁思,形成强烈的情绪反差。这是杜甫绝句中"以乐景写哀情"的典范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注释
(1)鸟:指江鸥。
(2)花欲燃:花红似火。
全文拼音版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绝句二首·其二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竿春睡酣。
为报邻鸡莫惊起,且容残梦到江南。
绝句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绝句六首·其四
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
绝句六首·其五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绝句六首·其一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绝句六首·其二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