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1)黄鹂:黄莺。

(2)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3)窗含: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曰窗含。

(4)西岭:西岭雪山。

(5)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6)泊:停泊。

(7)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8)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拼音版

jué
liǎnghuángmíngcuìliǔhángbáishàngqīngtiān
chuānghán西lǐngqiānqiūxuěméndōngwànchuán

作品简介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绝句,以精妙的构图展现草堂周边的春日景象。前两句"黄鹂鸣柳"与"白鹭飞天"形成近远两个层次的动态画面,色彩明丽(黄、翠、白、青),对仗天然;后两句"窗含雪岭"与"门泊江船"将时空骤然拓展,千秋积雪与万里行舟暗喻诗人对时局的牵挂。全诗四句皆对而毫无板滞,小景中含大境界,体现了杜甫晚年诗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

创作背景

《绝句》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杜甫重返成都草堂时期。安史之乱虽平,但吐蕃入侵、蜀中军阀混战不休。"东吴万里船"既实指长江航运恢复,又寄托诗人"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归乡之思。作品突破绝句不宜对仗的传统,开创四句皆工对而气韵流动的新范式,其空间构图技法直接影响后世"诗中有画"的创作理念。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绝句

〔宋代〕道潜

高岩有鸟不知名,欵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绝句

〔清代〕袁枚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