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别黄澹翁

〔宋代〕吴文英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作品简介

《忆旧游·别黄澹翁》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黄澹翁时所作,表达了词人的惜别、忆姬及思归之情。此词上片先写春花已去、人也去,送人苦,春天送人更苦,情景交融。接着写景铺垫,继而用夸张的手法对愁思抒怀。下片开头即回忆往日情事,用“西湖断桥”、“系马杨柳”生动地再现了词人当年与杭姬往日欢聚时的情景,接着写伊人难觅,思念与关怀自然流露,然后以题壁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对友人的惜别及对伊人的思念,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委蛇的字迹之中,末句再次写景,以景收尾,词已尽然而情思未穷。全词层次井然,含蓄空灵,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哀而不伤、淡雅脱俗,营造出一种清婉悠远的景色与氛围,引人遐思。

创作背景

据孙虹和谭学纯所著《吴梦窗研究》,《忆旧游·别黄澹翁》此词作于淳祐九年(1249年)之前,是词人在苏州送友人黄澹翁时回忆起姬妾而作。关于词中所忆是苏州去妾,还是杭州之姬,众说纷纭。夏承焘说是为苏州去妾所作,“《忆旧游·别黄澹翁》词云:‘西湖断桥路,问离巢孤燕,飞向谁家’似亦指此,苏妾遣后或流落杭州为妓耶?”但从词的内容看,似写词人与一位姬妾在杭州同居的难忘生活。

翻译注释

翻译

送人南浦还算不上痛苦,更痛苦的是、送春随人去天涯。枝上一点残花都飞尽,叶肥阴绿暗里闻啼鸦。赋诗吟情顿使双鬓雪白,飞梦逐尘远渡江沙。叹病渴凄凉人消瘦,恨分香人远,两地独看花。

想西湖断桥路边,曾经系马的垂杨依旧摇荡枝斜。菟葵燕麦迷烟雾,问离巢的孤燕,将要飞栖谁家? 故人为我写下深深的离怨,题诗空壁运笔挥扫若秋蛇。且登上吴地的高台醉饮,夕阳草色将伴随你远远归来呀。

注释

(1)忆旧游:词牌名,又称。双调,以周邦彦《忆旧游·记愁横浅黛》为正格,此词为变格。此词上片十句,押四平韵,五十一字;下片同,共一百零二字。

(2)黄澹翁:名中,作者好友,《阳春白雪》中有其词《瑞鹤仙》一首。

(3)苦送春、随人去天涯:可能本自王观《卜算子》“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4)片红:指春花。

(5)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指树正枝叶浓密翠绿,鸦在人看不到的地方鸣啼。

(6)雪:这里用为动词,使……变白。

(7)病渴:指患酒渴病。司马相如有消渴疾,常称病不朝,卧于茂陵。

(8)分香瘦减:指因分别而腰围消瘦。分香,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作组履卖也。”后来用分香卖履指人临死时舍不得丢下妻子儿女。杜牧《杜秋娘》:“咸池弄日庆,铜雀分香悲。”

(9)断桥:在西湖上,唐·张祜《题杭州孤山寺》:“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10)欹斜:倾斜。

(11)葵麦迷烟处:指兔葵燕麦在淡烟中凄迷一片。葵麦,即“兔葵燕麦”。

(12)空壁扫秋蛇:指挥毫题璧,笔势如龙蛇飞舞。秋蛇,字迹盘曲。

(13)吴台:指古代吴都所在地(今苏州)的台苑池。

(14)归思赊:即归思十分强烈。赊,长,远。

全文拼音版

jiùyóu··biéhuángdànwēng
sòngrényóuwèisòngchūnsuíréntiānpiànhóngdōufēijìnzhèngyīnyīnrùn绿ànqíngdùnxuěshuāngbìnfēimèngzhúchénshātànbìngliángfēnxiāngshòujiǎnliǎngkànhuā
西duànqiáoxiǎngchuíyángjiùxiékuímàiyānchùwèncháoyànfēiguòshuíjiārénwèixiěshēnyuànkōngsǎoqiūshédànzuìshàngtáicányángcǎoguīshē

作者介绍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忆旧游·辛丑除夕溯江至十二圩大兄官舍度岁

〔清代〕沈曾植

尽冻云拂帽,霁雪湔衣,鼓枻重来。潮出扶桑下,送行人西上,遮莫东回。津头关吏借问,前度客繻开。甚三宿天留,一行月厌,鸥鹭休猜。

东轩传鹊喜,道人随佳节,春动深杯。南北东西路,暂白头兄弟,笑索官梅。风轮浩荡,吹我马骨蓟丘台。报江上青山,好留颜色归梦催。

忆旧游·叹江潭树老

〔宋代〕张炎

故态顿消,以余之况味,又有甚于元父者,抑重余之惜,因赋此调,且寄元父,当为余愀然而悲也 叹江潭树老,杜曲门荒,同赋飘零。乍见翻疑梦,对萧萧乱发,都是愁根。秉烛故人归后,花月锁春深。纵草带堪题,争如片叶,能寄殷勤。

重寻。已无处,尚记得依稀,柳下芳邻。伫立香风外,抱孤愁凄惋,羞燕惭莺。俯仰十年前事,醉后醒还惊。又晓日千峰,涓涓露湿花气生。

忆旧游·题画

〔清代〕周之琦

向生绡托兴,缥缈襟期,刊落尘缘。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冷光半湿幽翠,烟影散虚坛。想万壑松风,珠庭近接,渺矣高寒。

灵源。竟何许,有几片桃花,流出云间。漫说丹邱隔,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

忆旧游·慢荷花泛东湖用方时父韵

〔宋代〕赵以夫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娉婷。

黯无语。想怨女三千,长日宫庭。六六阑干曲,有玉儿才貌,谁与看承。柔情一点无奈,频付酒杯行。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

忆旧游·依韵答紫帆

〔清代〕易顺鼎

甚移床避梦,选砚供年,瘦不关秋。

借个蒲团坐,更焚香扫地,五字苏州。

今宵落梅风紧,还替缟衣愁。

又蝶路吹红,鱼天涨碧,暗被春勾。溪流。

蘸飞雨,任绿影沉沉,那见帘钩。

一舸浮家约,怕苔生钓石,换了丛鸥。

采香俊侣都懒,新社待谁修。

便想到斜街,卖花声过何处楼。

忆旧游·镇琴心凤冷

〔清代〕程颂万

镇琴心凤冷,箫孔乱孤,迸入凉秋。

竹影惺忪地,乍廊停响屉,人黯妆楼。

背灯自看愁靥,熏润恼衾裯。

况酒醒宵阑,语低香重,促上兰舟。勾留。

又今夕,有鸾帕题诗,麝袋藏钩。

咫尺层城幻,恁递愁窗眼,不递回眸。

短亭一行烟柳,霜翠落苹洲。

便盼断芳骢,痴魂尚倚楼上头。

忆旧游·初夏幽居即事

〔清代〕王策

爱虚斋舫似,屋下溪流,屋上春峦。

花气禽声里,正未来新暑,已尽馀寒。

黄帘两版深闭,蝴蝶上阑干。

但草长侵阶,枝繁碍月,须我亲删。衣冠。

经时废,越养就清狂,习惯疏顽。

长昼松风醒,把误书勘定,险韵吟安。

今朝偶想离户,访友借琴弹。

怪蓦地阴沈,黑云压城如坏山。

忆旧游·寄家方虎翰林

〔清代〕徐釚

桑乾东去路,记玉河烟月几追欢。

狗屠和筑客,旗亭尊酒,唱彻双鬟。

春风马蹄行疾,一日遍长安。

喜孝穆珊瑚,吾家砚匣,已冠仙班。

音书迟白雁,想华清官阙,自异人间。

纵漏催莲炬,酒阑猛省,犹欲追攀。

只是依人憔悴青鬓损朱颜。

传语曲江头,凄凉法曲岂能弹。

忆旧游·叶遐庵丈六十寿,次周清真韵,庚辰在粤

〔近代〕吴湖帆

忆十年话雨,两地行云,回首春宵。

墨舞豪飞处,有松风谡谡,竹影潇潇。

正愁幻却离感,家国突飘摇。

料扑面惊心,公将鬓换,我已形消。

阻千里,念海上题襟,吴下连镳。

此日先期约,待湖山还旧,尊酒重招。

笑谈劫余情味,閒步赤阑桥。

祗寄语花神,罗浮梦觉齐献桃。

忆旧游·向花前布席

〔清代〕陆求可

向花前布席,柳下开筵,搔首长空。

云汉无留翳,见惊禽时过,远树摇风。

浑如水浸楼阁,大地广寒宫。

正满眼清凉,一身光彩,斜倚孤松。

老子真高兴,问耳畔谁传,几处丝桐。

何似临牛渚,共估船清话,申旦从容。

良宵止恐负却,深意付杯中。

怕明日云遮,携尊对影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