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

〔宋代〕辛弃疾

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

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作品简介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片以回忆闲居带湖时的生活作为开端,以隐居之时的诗酒风流来反衬官场的不自由,以及对于自己前途未卜的命运的担忧。下片写自己年老力衰之状,结语又以杜鹃的“不如归去”,表明了词人的真实意愿。全词多用口语,清新自然,外以该谐自嘲之趣,内含郁闷悲苦之情。

创作背景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其时作者在福建任职期间。绍熙二年(1191),辛弃疾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次年赴任。词人在瓢泉闲居了将近十年,再次被起用做福建提点刑狱,为官三山。这时南宋的皇帝是孝宗的儿子光宗赵惇,赵惇生长深宫,对时局全无了解,到40多岁才继位,当政后又毫无作为,朝廷上下一片萎靡气象。因此,辛弃疾对这次重新为官兴趣不是很大。情绪也不是非常饱满,他刚到福建的闽中,却开始怀念瓢泉的赋闲生活,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记得在瓢泉快乐地生活时,长年沉醉于美酒还爱吟诗;突然被朝廷捉到这里,真耽心将会断送老命。

让人扶着绕屋行走还很困难,闲中在窗下学会鹧鸪鸣啼。却有杜鹃鸟儿善解人意,好心劝告说:不如归去!

注释

(1)添字浣溪沙:词牌名,即“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2)三山: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3)瓢泉:在江西省铅山境内。

(4)杜鹃:亦名杜宇。杜鹃鸟,又叫子规、催归。相传蜀国望帝杜宇命相国鳖令凿巫山治水有功,遂禅让鳖令。鳖令即位后,淫其妻,杜宇惭愧,便化作杜鹃鸟,日夜啼叫,哀怨声声,“啼血乃止”。据传其叫声如“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诗词中常以杜鹃鸟来寄托亡国之思,或用来表示伤别。

全文拼音版

tiānhuànshā··sānshānzuò
piáoquánkuàihuóshízhǎngniándānjiǔgèngyínshīzhuōjiāngláiduànsònglǎotóu
ràorénxíngxiánchuāngxuézhèquèyǒujuānnéngquàndàoguī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相关推荐

瑞鹤仙·赋梅

〔宋代〕辛弃疾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蟾宫曲·叹世

〔元代〕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春日行

〔南北朝〕鲍照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后游

〔唐代〕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兼爱

〔先秦〕墨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秃秃记

〔宋代〕曾巩

秃秃,高密孙齐儿也。齐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绐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给,告县。齐赀谢得释。授歙州休宁县尉,与杜氏俱迎之官,再期,得告归。周氏复恚,求绝,齐急曰:“为若出杜氏。”祝发以誓。周氏可之。

齐独之休宁,得娼陈氏,又纳之。代受抚州司法,归间周氏,不复见,使人窃取其所产子,合杜氏、陈氏,载之抚州。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周氏亦与其弟来,欲入据其署,吏遮以告齐。齐在宝应佛寺受租米,趋归,捽挽置庑下,出伪券曰:“若佣也,何敢尔!”辨于州,不直。周氏诉于江西转运使,不听。久之,以布衣书里姓联诉事,行道上乞食。

萧贯守饶州,驰告贯。饶州,江东也,不当受诉。贯受不拒,转运使始遣吏祝应言为覆。周氏引产子为据,齐惧子见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又惧,则收以归,扼其喉,不死。陈氏从旁引儿足,倒持之,抑其首甕水中,乃死,秃秃也。召役者邓旺,穿寝后垣下为坎,深四尺,瘗其中,生五岁云。狱上更赦,犹停齐官,徙濠州,八月也。

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司法张彦博改作寝庐,治地得坎中死儿,验问知状者,小吏熊简对如此。又召邓旺诘之,合狱辞,留州者毕是,惟杀秃秃状盖不见。与予言而悲之,遂以棺服敛之,设酒脯奠焉。以钱与浮图人升伦,买砖为圹,城南五里张氏林下瘗之,治地后十日也。

呜呼!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二十九日,南丰曾巩作。

赠郑夫子鲂

〔唐代〕孟郊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