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夔州时期七律的巅峰之作,以诸葛亮祠堂抒千古才士之悲。诗中"诸葛大名垂宇宙"起笔如碑矗立,"宗臣遗像肃清高"写瞻仰之诚,"三分割据纡筹策"叹经国伟略,"万古云霄一羽毛"喻品格高洁,"伯仲之间见伊吕"比圣贤,"指挥若定失萧曹"压将相。全诗以史论笔法重塑武侯形象,展现杜甫"沉雄博丽"的晚期诗风。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秋,杜甫55岁流寓夔州时。诗人拜谒白帝城武侯祠,借诸葛亮"出师未捷"的命运,抒"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身世之慨。作品诞生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期,其"万古云霄"的崇高审美,既是对忠贞文化的礼赞,也暗含对当代名臣缺失的批判,构成杜甫"诗史"精神的重要篇章。
翻译注释
翻译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注释
(1)垂:流传。
(2)宇宙:兼指天下古今。
(3)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4)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5)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6)纡:屈,指不得施展。
(7)筹策:谋略。
(8)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9)伊吕:指伊尹、吕尚。
(10)萧曹:指萧何、曹参。
(11)运移汉祚终难复:一作“福移汉祚难恢复”。运:运数。祚(zuò):帝位。复:恢复,挽回。
(12)志决:志向坚定,指诸葛亮《出师表》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身歼:身死。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咏史二首·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汉高祖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咏落梅
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
逢君后园讌,相随巧笑归。
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
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
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月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咏檐前竹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咏壁鱼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
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
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
咏山樽二首·其二
拥肿寒山木,嵌空成酒樽。
愧无江海量,偃蹇在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