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歌·冬景

〔元代〕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作品简介

《大德歌·冬景》是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一支小令,这支小令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傍晚郊野雪景图,勾画了饱含着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的冬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向往安宁闲适稳定生活的感情,也表现了元朝文人儒士无限的历世感叹和兴亡之感。全曲用字讲究,境界开阔,层次分明,画面清新淡雅,富于立体感,是描绘景物的好作品,从中可感触戏曲大家智慧的光芒。

创作背景

《大德歌·冬景》创作于大德(元成宗年号,1297—1307)年间。元朝统一中原以后,重武轻文,读书人处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有些文人不得不远游谋生,过着漂泊的生活。这首曲子反映的也是这种背景下作者的心境。

翻译注释

翻译

雪花粉白,就像飞舞的梨花,遮住了视线,让人看不清飞雪迷蒙中的四五家村庄。这漫天飞舞密密飘洒的雪花值得描成图画。只见那稀疏的树林间鸣叫着晚归的寒鸦。钓鱼船斜斜地揽系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

注释

(1)雪粉华:洁白的雪花。粉:白色。或谓“粉”疑当作“纷”,纷华:形容雪之大。华:光彩、光辉。

(2)堪:值得。

(3)图画:此处用为动词,犹画图。

(4)疏林:稀疏的树林。

(5)噪:鸣叫。

(6)黄芦:枯黄的芦苇。

(7)掩映:半藏半露。

(8)清江:言江水之清,泛指而非实指。

(9)斜缆:斜系着。

(10)艖:木筏,小船。

全文拼音版

··dōngjǐng
xuěfěnhuáhuāzàijiànyāncūnjiākānhuàkànshūlínzàowǎnhuángyǎnyìngqīngjiāngxiàxiélǎnzhuódiàochā

作者介绍

关汉卿(约1234—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一生创作杂剧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18种。作品题材广泛,揭露社会黑暗,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等经典女性形象。其剧作结构严谨,语言本色当行,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散曲亦佳,《一枝花·不伏老》展现铮铮铁骨。作为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后世戏剧影响深远,被誉为"曲圣",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的诗

相关推荐

折桂令·功名百尺竿头

〔元代〕张养浩

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

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凌波仙·吊乔梦符

〔元代〕钟嗣成

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

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漫携琴载酒相寻。

普天乐·咏世

〔元代〕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恨别

〔元代〕钟嗣成

风流得遇鸾凤配,恰比翼便分飞,彩云易散玻璃脆。没揣地钗股折,厮琅地宝镜亏,扑通地银瓶坠。

香冷金猊,烛暗罗帏。支剌地搅断离肠,扑速地淹残泪眼,吃答地锁定愁眉。天高雁杳,月皎乌飞。暂别离,且宁耐,好将息。

你心知,我诚实,有情谁怕隔年期。去后须凭灯报喜,来时长听马频嘶。

殿前欢·懒云巢

〔元代〕吴西逸

懒云巢,碧天无际雁行高。玉箫鹤背青松道,乐笑逍遥。

溪翁解冷淡嘲,山鬼放揶揄笑,村妇唱糊涂调。风涛险我,我险风涛。

折桂令·问秦淮

〔清代〕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朝天子·春思

〔元代〕张可久

见他,问咱,怎忘了当初话?东风残梦小窗纱,月冷秋千架。

自把琵琶,灯前弹罢。春深不到家,五花、骏马,何处垂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