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唐代〕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作品简介

《夔州歌十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主要写夔州(今重庆奉节)的山川形势、自然风光、古迹名胜和风土人情。第一首点明地点,突出夔州形胜,统领全篇。

翻译注释

翻译

中巴的东面是巴东山,从开天辟地以来就有江水流经其间。

白帝城高峻成为三峡的重镇,瞿塘峡的险要超过过百牢关。

注释

(1)中巴之东巴东山:“中巴”句: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

(2)江水开辟流其间:“江水”句:是说从天地开辟以来,江水即流于巴东群山之间。

(3)白帝:白帝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

(4)三峡镇: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连山,七百余里。白帝城扼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故曰高为三峡镇。镇:军队重镇。

(5)瞿塘险:一作“夔州险”。

(6)百牢关:在汉中,两璧山相对,六十里不断,汉水流其间,因与夔州的瞿塘相似,故以作比。

全文拼音版

kuízhōushíjué··
zhōngzhīdōngdōngshānjiāngshuǐkāiliújiān
báigāowèisānxiázhèntángxiǎnguòbǎiláoguā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