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从孙济》是杜甫以家族伦理为主题的五言古诗,通过探访从孙杜济的日常场景,展现战乱中宗族关系的维系困境。全诗以三个层次展开:首六句"跨驴寻孙"的漫游,勾勒出"权门噂沓"与"荒村宅舍"的阶层对比;中六句"萱死竹枯"的宅院衰景与"淘米刈葵"的生活训诫,将家族凋零转化为生存智慧;末六句"同姓所敦"的告诫,在"薄俗难论"的世风下重申血缘伦理的价值。诗中"汲水浑""伤葵根"的朴素比喻,成为中国古代家族教育的经典意象。
示从孙济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示从孙济》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时。从孙杜济(杜甫堂侄)为当地小吏,诗中"权门"暗指房琯遭贬后的朝局,"萱草"(忘忧草)之死象征家族记忆的断裂。在安史之乱导致"宗族离散"的背景下,此诗以"淘米刈葵"的持家之道,寄托对宗法社会秩序重建的期待。
翻译注释
翻译
天亮后骑驴出门溜溜弯儿,没定准要上谁家的门。
想到权贵人家礼数太多费口舌,还是来找我的孙儿们。
孙儿贫困又无事可做,房屋简陋得像荒村。
堂前长着野生的竹子,屋后长着野生的萱。
萱草经秋已经枯死,竹枝遇霜也已凋残。
杜济哟,你淘米时要少打水,水打多了井会浑。
你割葵时不要放手砍,放手乱砍会伤葵根。
阿翁我已懒散惯了,今日弄得你手忙脚乱。
我这次来是为密切宗族情谊,也不是为了一顿饭。
小人好生口舌长于挑拨离间,这种薄俗姓难于详细去论谈。
你不要听信外人的闲言而猜忌我,古人对同姓家族一向亲密和善。
注释
(1)从孙济:杜甫的堂孙杜济。
(2)知:一作“委”。
(3)噂?:即“噂沓”,费口舌。
(4)诸孙:本家孙辈。
(5)萱:草本植物,亦称“金针菜”。
(6)蕃:一作“翻”,一作“繁”。
(7)刈:割。
(8)葵:冬葵,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9)阿翁:为老年男子的自称。
(10)来:一作“求”。
(11)盘飧:盘盛食物的统称。飨:饭食。
(12)利口实:一作“实利口”。
(13)可:一作“具”。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示三子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示周掾祖谢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示金陵子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度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示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示从子河南尉班
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
同占朱鸟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
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示冕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鬟鬟。
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想江南。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示儿子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