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本文选自《礼记·檀弓上》,描写晋国世子申生为奉行“忠孝”,甘受骊姬诬陷,在面临死亡时的心理状态。这个史实是晋国史上著名的“骊姬之难”的一个插曲。事详见《国语·晋语》和《左传·僖公四年》。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
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盍行乎?”
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晋献公要杀死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怎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父亲表明呢?”
世子说:“不行。君王要有骊姬才舒服,我要是揭发她对我的诬陷,那就太伤老人家的心了。”
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何不逃走呢?”
世子说:“不行。君王认准我要谋害他。天下哪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谁会收留背着弑父罪名的人)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申生派人去向师傅狐突诀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教导,以至难免一死。申生不敢贪生怕死。然而,我的国君老了,他的爱子奚齐还年幼,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不出来为国君谋划政事也就罢了,如果您出来为国君筹划政事,申生虽死也蒙受您的恩惠。”
于是拜了两拜,叩了头,就自杀了。因此他的谥号为“恭世子”。
注释
(1)晋献公:晋国国君。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
(2)世子:又称太子,是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继承人。
(3)申生:晋献公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献公宠妾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恃宠欲废申生而立奚齐,借献公出外打猎之时,骊姬让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带回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药,待献公打猎回来献上去,以酒祭地,土突起;以肉饲犬,犬死。骊姬诬陷太子弑父。献公听信谗言,逼迫申生自缢。公子重耳、夷吾也被牵连,为避祸而出逃。
(4)重耳:申生异母弟,即晋文公。
(5)安:安逸,安适,舒服。
(6)盍:通“何”,何不。
(7)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
(8)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申生的师傅,重耳的外祖父。
(9)念:记住。
(10)伯氏之言:鲁闵公二年,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狐突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伯氏:对狐突的敬称。
(11)爱其死:吝惜其死。
(12)子:君之子,指骊姬之子奚齐,时年六岁。
(13)国家多难:申生预料死后,其弟兄将因争夺君位而相互残杀。
(14)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是两个相关的假设句。不出:狐突劝申生出逃,申生没有听从,狐突在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就推托有病,在家不出。图吾君:为吾君图。图,谋划,策划。
(15)赐:恩惠。
(16)稽首:叩头到地,最恭敬的跪拜礼。
(17)恭:申生的谥号。“恭”是敬顺事上的意思。申生明知父命是错误的,却仍然顺从而自杀,所以谥“恭”。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夜雨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馀英,不值风姨妬。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二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送杨瑗尉南海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从军诗五首·其四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自题小像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
武昌松风阁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眼儿媚·垂杨袅袅蘸清漪
垂杨袅袅蘸清漪。明绿染春丝。市桥紧马,旗亭沽酒,无限相思。
云梳雨洗风前舞,一好百般宜。不知为甚,落花时节,都是颦眉。
重过何氏五首·其一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