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幕府中急送来征召文书,就好似飞鸟般快捷轻盈,披上那破裘骑上那瘦马,我急匆匆赶路趁着月照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脱不了俗例私心里暗自好笑,怎不想回家,担心耽误赴官的期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一路上,十里陂塘涟漪泛起,群群春鸭嬉戏闹腾,满川原,棵棵桑柘遍地铺翠,袅袅晚烟无风自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只应在田野让此生安然老去,是谁叫春官知道了我的姓名?
注释
(1)鸟羽轻:在这里一语双关,既是指征召文书上插有轻细的鸟羽,也是指文书传递迅速,如飞鸟展翅般的轻捷。古时的军事文书,凡上插鸟羽的,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送,因此称为“羽书”“羽檄”。
(2)敝:破旧。
(3)裘:毛皮的衣服。
(4)羸:瘦弱。
(5)三更:夜晚十二时左右,或以为即指子时(夜间十一时至隔日凌晨一时),此泛指半夜。
(6)未能免俗:据《世说新语·任诞》说,古时的习俗,在七月七日晒衣,富人都在庭院中晒满了绫罗绸缎。阮咸家里贫穷,没有什么衣物可晒,便用竹竿把粗布短裤挂晒在院中,并自称是因为“未能免俗”。后来这句话成为一句常用熟语,意思是没能摆脱社会惯例,仍按习俗行事。元好问在诗中用这一熟语,大概是指他正迷沉于田园生活之时,一旦接到官府文书,便也同普通人一样,急急赴命如火,因此不禁自觉好笑,有自我嘲讽之意。
(7)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怀归,想回家。简书,书信,书简。诗人用此典来表示自己留恋家园,却又迫于羽书之命的心情,非常贴切自然。
(8)程:程限,期限。
(9)陂塘:池塘。
(10)桑柘:桑树和柘树。柘,就是黄桑,叶可喂蚕。在北方农村中多见。
(11)合:应该。
(12)田间老:在田里耕作到老。
(13)春官:古代以春、夏、秋、冬四季设官。据叙述古代官制的《周礼》一书所说,春官是掌管国家典礼的,因此,后世便把春官作为礼部的通称。
(14)识姓名:知道我的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