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从前我曾经到盘谷去寻访李愿,看到那高峻的山崖、巨大的峭壁争相开展。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这时正是雨过天晴的气候,天井溪的流水泛溢,就象有个什么人手持长剑倚着太行山。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大风吹断而溪水抛落天外,化在飞雨在白日照耀下洒遍了洛阳城。
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
我们东行踏遍了燕川,并在旷野中宴饮,有人送来满满一筐蕨芽。
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载过水入箱。
马头溪的水流太深而无法徒涉,借了车将我们载过去,水流也将水箱浸湿了。
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
我们在平沙绿浪的方口水上划船,吓得雁鸭惊飞而穿过垂杨。
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
探寻登览。穷极胜景。颇为纵情快意。这尘世之外的岁月本来就是悠闲的。
归来辛苦欲谁为,坐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回到长安后终日辛苦也不知为的是什么,以致于再去游历的计划化作一场空。
闭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
长安正下了三场大雪,只好闭门独坐,推开书卷、掷下笔杆而独自慷慨高歌。
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
但在身旁没有壮士可以叫来属和,便想起远方的卢老一定又写出了放浪颠狂的好诗。
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打开收到的来信,忽然便见到他为李愿归盘谷而写的送行之作,每一个字都在纸上轩昂挺举着。
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
又从诗中知道李愿意然什么也不顾,在冬天又独自进入崇山峻岭中隐居起来了。
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我现在是进身,还是退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决定,十年以来,无所事事地随班上朝。
家请官供不报答,何异雀鼠偷太仓。
家中的薪俸与餐钱从官位得来,却对皇上的恩德没有一点报答的意思,这种行为与麻雀和老鼠偷食太仓的粮谷有什么区别呢?
行抽手版付丞相,不等弹劾还耕桑。
我就要拿出手版交还给丞相,不等到别人弹劾,我就先回家耕田种桑隐居去了。
注释
(1)卢郎中:名汀,字云夫。贞元元年(785年)中进士,历任虞部、库部郎中,迁中书舍人,给事中。
(2)盘谷子:李愿,终生不仕,因隐居河南济源太行山之盘谷,号盘谷子,与贞元名将西平王李晟之子贞元中为太子宾客、元和中为检校刑部、礼部尚书、尚书左仆射、节度使,长庆中为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之李愿为两人。
(3)昔寻:过去曾到盘谷寻访过李愿。
(4)高崖:均指山崖峭峻。盘谷北东西三面环山,中为峡谷,至此弯曲成盘状。
(5)争开张:写高崖、峭壁的气势。
(6)天井溢:天井里的水向外流泻,谓天井者非寻常之水也。天井乃溪水名,太行山上有天井关,又名太行关,在山西晋城的晋豫界上。
(7)长剑:指天井水从太行山泻下的瀑布。
(8)冲风:暴风。冲天而起的猛烈之风。
(9)吹破:谓吹起此长剑之水,飘散如雨。
(10)洒洛阳:大风吹散瀑布之水,飘洒似雨,飞向洛阳。此景境界奇伟开张,写景极工。
(11)东蹈:向东走去,即东行。以今《盘谷序》碑及庙所在,拟当年李愿之居在盘西山脚下,故有东蹈燕川之说。
(12)燕川:盘谷东北的小溪。
(13)食:动词,食旷野,食于旷野。
(14)有:有人。
(15)馈:赠送。
(16)木蕨:蕨菜,生长于山野,初生似蒜,茎紫黑色,根块茎,含淀粉了,人可食,也可入药。
(17)马头溪:溪水名。
(18)厉:不脱衣服涉水曰厉。视水之深浅,由带以上涉水为厉,膝以上为涉,膝以下为揭。
(19)箱:车箱。
(20)榜方口:船到方口。榜:划船的工具桨。借指船。方口:地名。
(21)雁鸭:雁和野鸭。或作惊雁、燕雁、鹜雁,非。
(22)穷探:尽情探访。
(23)极览:任意游览。
(24)恣横:纵情游乐。穷探、极览谓行为的程度,恣横则是畅游的态势。
(25)物外:世俗之外。
(26)日月:光阴,指生活。
(27)坐令:致使。
(28)眇芒:同渺茫。前景辽阔模糊,难以预料。诗意畅游尽意,不再往也。
(29)闭门长安:韩公是冬在长安,任职方员外郎。
(30)推书:放下书本。
(31)扑笔:搁笔。
(32)慨慷:激昂慷慨,情绪高张。
(33)壮士:抱负远大的才智之士。
(34)属和:随人唱和。
(35)卢老:卢汀。
(36)诗颠狂:诗风狂放不羁,然诗今不传。
(37)开缄:打开书信。
(38)送归作:指卢汀《送盘谷子》诗。
(39)轩昂:格调高亢,气度不凡。
(40)李侯:李愿。
(41)竟不顾:指李愿竟不顾别人独自归隐盘谷。
(42)方冬:正在冬天。
(43)崔嵬:高大貌。此指李愿隐居地盘谷山。
(44)进退:追求任进还是退居山林。
(45)决:决择。
(46)家请:月薪年俸及职田收获供其生活之用。
(47)官供:官方供给其行役食宿。
(48)雀鼠:麻雀与耗子(即老鼠)。
(49)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即官仓。
(50)行:将要。
(51)手版:俗称朝笏。
(52)弹劾:向皇上揭发检举官吏的过失、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