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是一首春日即景小诗,描绘了绚丽的暮春景色:近景是富丽堂皇的碧瓦楼前垂挂着锦绣的帷幕,远景是浓墨重彩的朱栏桥外横斜着一泓清溪,桥下绿水淙淙,空中柳絮飞舞,地上梨花铺雪。全诗层次分明,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犹如一幅色彩斑斓、富有生趣的图画,给人以身历其境之感,使人可以从中享受到赏心悦目的自然之美。
碧瓦
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
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
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
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
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
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
吴市蠀蛦甲,巴賨翡翠翘。
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碧瓦》这首诗创作于大和元年(827年)的夏日,是在大和初玉阳学仙初始,见华阳宋氏姊妹而爱慕思恋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青碧色的琉璃瓦衔挂着树木,红色的窗纱结在绮窗之上。
这样好看的发鬓没有第二个,楚宫女的细腰也当属第一。
即使香都烧完了也没有把苦痛诉说完,只能不停的哭泣。
歌是从雍门学来的,酒是在蜀城烧制的。
天色渐渐变暗,片片涟漪围绕着水面上的桥。
用金花镶嵌的车开道进入,用金做的乐器在旁边弹奏着。
梦中看到飞魂便十分急迫,作品写成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了。
河流冲向柱子,海沫逼近搓飘。
吴市有海龟的甲壳,巴賨有翡翠鸟的羽毛。
那个时候并没有知晓此意,再次相见送给美女。
注释
(1)碧瓦:青碧色的琉璃瓦。此取首二字为题。
(2)珠树:神话中树,见《山海经》:“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此为树的美称。
(3)轮:《全唐诗》校:“一作纶。”红轮、红纶通用,指丝织品。此指窗幔、窗纱。
(4)绮寮:绮窗。
(5)无双汉殿鬓:借用张衡《西京赋》:“卫后兴于厧(diān)发。”李善注引《汉武故事》:“(卫)子夫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
(6)楚宫腰:本指楚宫女的细腰。后泛称女子苗条的细腰。
(7)雾唾香难尽:借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8)珠啼:指哭泣下泪。
(9)歌从雍门学:借用《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俪,三日不绝。……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10)酒是蜀城烧:化用李肇(zhào)《国史补》;“酒则剑南之烧春。”
(11)钿辕:贵族妇女所乘以金花装饰的车。
(12)金管:用金镶嵌的笙箫一类乐器。
(13)遥:《全唐诗》校:“一作招。”
(14)河流冲柱转:化用《尚书·禹贡》传:“砥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柱,《全唐诗》校:“一作树。”
(15)海沫近槎飘:借用《后汉书·杜笃传》:“海波沫血。”注:“水沫如血。”槎(chá):木筏。《博物志·杂说》:“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往来不失期。”
(16)蠀蛦:一种状似玳瑁的大龟。
(17)賨:南蛮赋。见《说文》。
(18)娇饶:汉代诗人宋子侯《董娇饶》,娇饶指美女。饶,《全唐诗》校:“一作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碧城三首·其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碧玉箫·秋景堪题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碧城三首·其三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碧城三首·其二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碧瓦
碧瓦楼头绣幙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碧玉箫·盼断归期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知他是甚病疾?
好教人没理会。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医,越恁的难调理。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碧玉箫·笑语喧哗
笑语喧哗,墙内甚人家? 度柳穿花,院后那娇娃。
媚孜孜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可喜煞,巧笔难描画。他,困倚在秋千架。
碧湘门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人过鹿死寻僧去,船自新康载酒还。
闻说耕桑渐苏息,领头今岁不征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