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湖南部曲

〔宋代〕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穿青衫匹马单枪万人欢送,接幕府紧急命令急速启程。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深愧我薏苡明珠遭人诬陷,辜负你赤手缚虎自立战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观书眼虽老犹明知人如镜,论事理有胆有识直言秉公。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你去後鹏程万里为国效力,我不妨风雨破庐贫困终生。

注释

(1)万人呼:语出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诗:“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2)急急符:赵彦卫《云麓(lù)漫钞》卷七:“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陈师道《咸平读书堂》诗有“不奉急急符”语。符:这里指军中移文。飞虎军当时由帅臣节制,帅幕移文军中,称“传符”。

(3)愧我明珠成薏苡:《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在交趾常食薏苡,以其能胜瘴气。及还朝,带回一车薏苡。马援卒后,有人上书皇帝诬陷说马援从交趾运回的都是明珠文犀等宝物。这里反用其事。辛弃疾因创置飞虎军等事受到当时朝中大臣猜疑谮(zèn)毁,被台臣上章弹劾有“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害田里”等罪名。

(4)於菟: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诗:“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陈师道《徐氏闲轩》:“更能赤手缚於菟。”

(5)胆满躯:《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醉后粗狂胆满躯。”

送别湖南部曲拼音版

sòngbiénán
qīngshānwànréndāngnián
kuìmíngzhūchéngjūnchìshǒu
guānshūdàolǎoyǎnjìnglùnshìjīngréndǎnmǎn
wànyúnxiāosòngjūnfángfēng

作品简介

《送别湖南部曲》是宋朝将领辛弃疾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写自己遭受谗谤,及对武勇有为的部属的关怀热爱,鼓励他为国效忠,祝愿他前程远大,即使自己遭受政治挫折、生活困厄也心甘情愿,寄寓了作者壮志未酬的一腔忠愤。全篇抒情极尽抑扬顿挫之能事,使豪宕不平之气漫溢纸上。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数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作者回忆了当年与部下共同的经历和壮举,临别时写了《送别湖南部曲》这首诗相送。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辛弃疾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送别

〔唐代〕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灞陵行送别

〔唐代〕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裴仪同

〔南北朝〕王褒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

边衣苦霜雪,愁貌损风尘。

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亲。

送别覃孝廉

〔唐代〕韦应物

思亲自当去,不第未蹉跎。

家住青山下,门前芳草多。

秭归通远徼,巫峡注惊波。

州举年年事,还期复几何。

送别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