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杜鹃千里啼春晚》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创作的词作。上片是以写故国的景色和追怀故国的情绪;下片写时代变化后,环境与人们的感情变化。作者借钱塘江水将丧妻之痛和身世之哀结合起来,体现了词中苍郁激越,沉痛悲凄的意境。该词想象合理,情痴情真。
虞美人·杜鹃千里啼春晚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王国维22岁离开家乡,便奔走东西、辗转南北,很少回海宁。从1906年8月到1907年4月,在海宁为亡父“守制”总共八个月。他回到北京才三个月,便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又匆匆赶回来,十天以后,妻子就去世了。妻子去世后,王国维徘徊在江边,面对潮涨潮落,他心中一片空虚,眼前却尽是妻子临终的情景,于是写下了《虞美人·杜鹃千里啼春晚》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杜鹃鸟啼到了暮春时节,故乡总勾起人伤春的情绪。钱塘江口空阔辽远,洁白的月光下,似乎伍子胥的素车白马又奔潮而来。
山川家国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人间的情义都被耽误。心中有情怀难以平复,怎么经得起几回潮起潮落。
注释
(1)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杜鹃:鸟名,又名杜宇、子规。
(3)春晚:春暮。
(4)故国:故乡。
(5)春心:春景所引发的意兴。
(6)海门:内河通海之处,此指钱塘江口。
(7)皑皑:雪白貌。
(8)素车白马:送丧的车马。
(9)夜潮:潮水每日两次,此指夜间之潮。
(10)城郭非故:用丁令威成仙化鹤事,且极言城郭亦非当年。据《逍遥墟经》卷一记载,其为西汉时期辽东人,曾学道于灵墟山,成仙后化为仙鹤,飞回故里,站在一华表上高声唱: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以此来警喻世人。后世多用此典。
(11)恩怨:恩与怨,常偏指怨恨。
(12)须臾:片刻,短时间。
(13)误:错误,引申为迷惑。
(14)孤愤:耿直孤行,愤世嫉俗。
(15)消得:此谓怎禁得起。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虞美人·琵琶
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虞美人·灯前欲去仍留恋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
舞腰歌板闲时按,一任旁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虞美人·晓莺啼破相思梦
晓莺啼破相思梦,帘卷金泥凤。宿妆犹在酒初醒,翠翘慵整倚云屏,转娉婷。
香檀细画侵桃脸,罗袂轻轻敛,佳期堪恨再难寻,绿芜满院柳成阴,负春心。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