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

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

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

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

作品简介

《伤春五首·其五》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排律,为《伤春》组诗的终篇。此诗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痛陈战乱中国势倾颓、君臣失所的惨状。首联“闻说初东幸”暗指唐代宗仓皇避祸,颔联以“太仓粟”“鲁阳戈”喻物资匮乏与军心溃散,颈联直写胡寇踞殿、王公奔逃的乱象。尾联以“中夜舞”“大风歌”典故呼号振作,最终以“修德见和”作结,既批判时政腐朽,又寄托重整山河的期望。全诗沉郁顿挫,史笔诗心交织,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时杜甫在阆中。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侵入长安,唐代宗走避陕州,次年春蜀地方知,杜甫为此写了这组诗。题下原注:“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翻译注释

翻译

听说皇上开始东巡的时候,羽林军中有不少青年逃走。

不能分到太仓中的粟米,就争相抛弃保卫皇上的长戈。

吐蕃兵进了宫登上前殿,王公大臣们沿着御河逃出虎口。

难道没有半夜闻鸡起舞的志士,谁还记得汉高祖的《大风歌》。

在战争烽烟中春色又重回大地,山林中隐居的高士流泪对着薛萝。

只要君臣恢复德行,重整朝纲,就还能让时局恢复安定调和。

注释

全文拼音版

shāngchūnshǒu··
wénshuōchūdōngxìngérquèzǒuduō
nánfēntàicāngjìngyáng
dēngqián殿diànwánggōngchū
zhōngshuífēng
chūnshēngfēngsuìyōurénluó
jūnchénzhòngxiūyóujiànshí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关推荐

伤愚溪三首

〔唐代〕刘禹锡

【其一】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其二】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其三】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伤心行

〔唐代〕李贺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伤辽东战亡

〔唐代〕李世民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