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组诗,收录于《全宋诗》中。这两首诗是作者依秦观的题图诗之韵奉和而作。《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其二》则针对秦观而作,规诫他以用世为志,不必如樵父渔翁醉心于追求闲适之乐,而致平白地辜负了此生。这组诗立意很高,妙在隐而不露,意象深沉。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其二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
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两首五绝,作于宋哲宗六年(1091年)。当时作者三十九岁,任颍州州学教授。《春江秋野图》,作者自注:“宗室所画。”秦少游(秦观)有题图诗,作者依韵奉和。
翻译注释
翻译
秋江清澈秋风摇树,寒霜遍野雁阵横过天空。
在这样一幅图画里,还须放着个渔翁做什么?
注释
(1)偃:倒伏。
(2)丹青: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
(3)犹须:还须,指特别需要。作者自注:秦诗云请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师道的诗
相关推荐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
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鞵称老夫。
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
鷫鷞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
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
当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
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褌且著襦。
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
林间醉著人伐木,犹梦官下闻追呼。
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
次韵公实雷雨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次日醉归
日晚颇欲归,主人苦见留。
我非不能饮,老病怯觥筹。
人意不可违,欲去且复休。
我醉彼自止,醉亦何足愁。
归路意昏昏,落日在岭陬。
竹里有人家,欲憩聊一投。
有叟喜我至,呼我为君侯。
告以我非是,俛笑仍掉头。
机心久巳尽,犹有不下鸥。
田父亦外我,我老谁与游?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二
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
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尘迷。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二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次张寺丞园
园林再到身犹健,官职全抛梦乍醒。
惟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
次韵昌叔咏尘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其三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