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作品简介

《立秋夕有怀梦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在立秋之夜对友人刘禹锡(字梦得)的深切思念。整首诗以秋夜的清凉静谧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翻译注释

翻译

在这立秋的夜晚,我躺在铺着露水打湿的荻竹凉席上,那凉席透着丝丝清润,身旁的蒲葵扇轻轻摇动,送来阵阵微风,轻柔又惬意。

自从与老友你分别之后,时光悄然流转,如今再次听到新蝉的鸣叫声,才惊觉又是一年秋至。

今晚,凉爽的秋风突然吹拂起来,这清幽闲适的环境,悄然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幽幽情思。

我回到屋内点亮灯,恍惚间看见灯旁栖息着一只鹤,那静谧的姿态仿佛也带着几分落寞;隔着竹林,隐隐传来悠扬的笙乐声,似有若无,更增添了几分空灵与孤寂。

秋夜微凉,泡上一两杓夜茶,暖意涌上心头。轻吟几句诗句,与秋夜共舞。茶与诗,是夜晚最美好的陪伴,让人在寂静中寻得一份心灵的慰藉。

此刻,我所思念的你远在千里之外,在那云雾缭绕之外的长洲城中,不知你是否也在这样的秋夜,有着和我一样的情思?

注释

(1)露簟:被露水打湿的竹席。簟:竹席。

(2)荻竹:一种类似竹子的植物,常用来制作凉席等物品。

(3)风扇:这里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

(4)是夕:这个夜晚,即立秋之夜。

(5)凉飚:凉爽的秋风。飚,同“飙”,指狂风、暴风,这里“凉飚”强调秋风的凉爽。

(6)闲境:清幽闲适的环境。

(7)长洲城:指苏州,刘禹锡当时被贬任苏州刺史。

全文拼音版

qiūyǒu怀huáimèng
diànzhúqīngfēngshànkuíqīng
rénbiézàijiànxīnchánmíng
shìliángbiāoxiánjìngyōuqíng
huídēngjiànzhúwénchuīshēng
cháliǎngbiāoqiūyínsānshùshēng
suǒmiǎoqiānyúnwàizhǎngzhōuchéng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

〔唐代〕白居易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余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春

〔唐代〕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