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唐怀古》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瞿塘峡(今重庆奉节一带)的险峻地势,以雄浑的笔触展现长江三峡的壮丽奇观。首联“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极言峡谷之险,水流奔涌;颔联“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江水仿佛从天而降;颈联“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写山势陡峭,暗含历史典故(白帝城、楚王阳台);尾联“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赞叹自然造化之伟力,暗含对人力难及天工的感慨。全诗气势磅礴,展现了杜甫雄浑沉郁的诗风。
瞿唐怀古
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
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瞿唐怀古》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时。诗人面对瞿塘天险,以"白帝"暗喻唐王朝由盛转衰,借"忠信涉波涛"的舟楫精神,寄托乱世中的文化坚守。作品诞生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期,其五言八句的完美形制与恢弘内容,标志着杜甫对初唐五律的彻底革新,开创了"以律诗写史"的新传统。
翻译注释
翻译
由西南面来的数不清支流的江水,一齐注入了瞿塘峡。江岸两侧悬崖对峙。
大地从山根处裂开,形成峡中的河谷,大江从遥远的地方奔流而来。
刀削似的绝壁对着白帝城,幽深的群峰中隐藏着神女居住的阳台。
大禹凿通江河,疏导洪水的功劳虽大,可更了不起的是大自然的威力。
注释
(1)壑:沟壑。
(2)勍敌:强敌。
(3)山根:山麓。
(4)月窟:比喻极西之地。
(5)白帝:指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
(6)空曲:空山曲阿。
(7)阳台:巫山神女所居之地。
(8)陶钧:制陶器所用的旋盘,比喻大自然造物者。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秋雨叹三首·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秋夜怀吴中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春日闻杜鹃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晚潮
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
底事今年春涨小,去年曾与画桥平。
送子相归广陵
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
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送裴图南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浣溪沙·兰沐初休曲槛前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少年行三首·其一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赠崔秋浦三首·其三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
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