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阅》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点明大阅的时令为秋天,环境鲜妍可爱。颔联承第二句向远处开拓,写长安附近之地表达收复长安与汉中的愿望。颈联则转入写实,写风吹而旗影闪动,暗指士兵训练有素,驰马轻捷。尾联抒情,写诗人久抱从戎壮志,恨“儒冠”的“误此身”。这首诗笔调多变,首联用笔清淡;颔联笔调雄壮;颈联用笔改为精细、疏淡;尾联的感慨之音则嫌说得太尽。
成都大阅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
令传雪岭蓬婆外,声震秦川渭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属櫜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为四川制置司参议官。这年秋天,他参加成都的阅兵大典而作《成都大阅》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迎着秋天雨后新气,我来到成都军队检阅的校场,我向远处看成都周围的山峦,一片青碧险峻。
将士们的号令声仿佛传到雪岭、蓬婆山之外,他们的声音足以威震秦川平原、渭水河畔。
军旗的影子随着风闪动,马蹄在雨后经尘不染。
我穿着军装乐亦在此,儒生的衣冠束缚我好长时间了吧!
注释
(1)球场:指阅兵的校场。校场在练兵讲武之余,也可作蹴鞠用,故以‘球场”称之。
(2)西山:指盘亘成都北部和西南部的岷山山脉的众多山峦。
(3)嶙峋:形容山石一层层地重叠不平的样子。
(4)雪岭蓬婆:雪岭、蓬婆,山名,此处泛指岷山主峰一带的山峰。
(5)秦川:原指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地带。
(6)渭水:指横贯今陕西省的渭河。
(7)属櫜:佩戴箭囊。
(8)缚裤:骑马打仗时将裤脚束缚住。
(9)儒冠误此身:做读书人误了自己的前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上京即事五首·其五
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
门外日高晴不得,满城湿露似江南。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九张机九首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文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劝学·高中课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蝙蝠
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
蝠曰:“吾有足,属于兽, 贺汝何以?”
一日,麒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
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
吊万人冢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