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与高适、岑参等友人同登长安慈恩寺塔(今大雁塔)时所作。全诗以雄奇的笔触描绘登高所见,将壮阔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时事感慨相结合,暗含对玄宗晚年昏聩、朝政腐败的讽喻。诗中"秦山忽破碎"等意象,既写实景又象征国家危机,展现了杜甫早期诗歌中已显露的忧国情怀和艺术独创性。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时杜甫困守长安已七年。慈恩寺塔为玄奘所建,是当时长安最高建筑。杜甫与高适、岑参、储光羲等同登赋诗(今唯杜、岑、储诗存)。正值李林甫专权、安禄山势大之际,诗中"黄鹄哀鸣"、"随阳雁"等意象,既写个人怀才不遇,更暗喻贤士失路、小人得志的政局,是杜甫最早展现社会批判意识的重要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慈恩寺塔高超出穹庐似的青天之外,强劲的风吹得没有休止的时候。
假若没有心胸开阔之人的胸怀,登上此楼反而会触景生情,生出许多忧愁。
登上慈恩寺塔极目远驰,方知佛教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构思佳作,探寻胜境。
仰面穿过弯曲的磴道,方才走出支木交错的暗处,终于登上顶层。
夜间在塔上仰观北斗七星好像在塔的北窗口,耳边仿佛听到银河的水声向西流动。
白日登塔仰视天空,那羲和鞭赶太阳迅速西进,秋神少昊给人间带来了清秋。
俯看终南诸山忽若破碎成块,泾渭之水清浊也难以分辨。
从上往下一眼望去,只是一片空蒙,哪还能辨出那里是都城长安呢?
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虞舜的寝陵苍梧之地正生起一片愁云。
痛惜啊!当年穆王与王母在昆仑瑶池饮酒作乐,竟然喝到夜幕降临到昆仑山头。
黄鹄不停地一个个远走高飞,哀哀鸣叫不止,不知前去投向何方。
你们看那些追阳逐暖的群雁,各自有着谋取稻梁的术算。
注释
(1)高标:指慈恩寺塔。标:高耸之物。
(2)苍天:青天。天:一作“穹”。
(3)烈风:大而猛的风。
(4)休:停息。
(5)旷士:旷达出世的人。旷:一作“壮”。
(6)兹:此。
(7)翻:反而。
(8)象教:佛祖释迪牟尼说法时常借形象以教人,故佛教又有象教之称。佛塔即是佛教的象征。
(9)足:一作“立”。
(10)冥搜:即探幽。
(11)龙蛇窟:形容塔内磴道的弯曲和狭窄。
(12)出:一作“惊”。
(13)枝撑:指塔中交错的支柱。
(14)幽:幽暗。
(15)七星: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
(16)北户:一作“户北”。
(17)河汉:银河。
(18)羲和: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19)鞭白日:言日行之快,如鞭促赶。
(20)少昊:古代神话中司秋之神。
(21)秦山:指长安以南的终南山,山为秦岭山脉一部分,故云秦山。
(22)破碎:终南诸峰,大小错综,登高眺望,山峦如破碎。
(23)泾渭:泾水和渭水。
(24)不可求:难辨清浊。
(25)但:只是。
(26)一气:一片朦胧不清的样子。
(27)焉能:怎能。
(28)皇州:京城长安。
(29)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
(30)苍梧:相传舜征有苗,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见《礼记·檀弓上》《史记·五帝本纪》。这里用以比拟葬唐太宗的昭陵。唐太宗受内禅于高祖李渊,高祖号神尧皇帝。尧禅位于舜,故以舜喻唐太宗。
(31)饮:一作“燕”。
(32)晏:晚。
(33)黄鹄:即天鹅,善飞,一举千里。
(34)去不息:远走高飞。
(35)随阳雁:雁为候鸟,秋由北而南,春由南而北,故称。此喻趋炎附势者。
(36)稻粱谋:本指禽鸟觅取食物的方法,此喻小人谋取利禄的打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凉州。
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洪福僧园拂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着游人撼落花。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
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
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
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
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
【其一】
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
祗因厌烦暑,永日坐霜台。
【其二】
官荣多所系,闲居亦愆期。
高阁犹相望,青山欲暮时。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