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三首·其一》是杜甫夔州时期创作的咏月组诗开篇,以奇幻的夜景观照乱世乡愁。首联"巫山雨断"与"天河新现"的阴晴转换,暗喻时局变幻;颔联"青嶂月"对"白头人"的救赎性照耀,展现自然对心灵的疗愈力量;颈联"魍魉移树""虾蟆动轮"(虾蟆食月传说)的诡异意象,投射诗人对政治黑暗的感知;尾联"北斗""西秦"的星象与地理对应,将个人思乡升华为对唐王朝"北极朝廷终不改"(《登楼》)的信念。全诗以"月"为媒介,在神秘主义色彩中完成天地人三才的诗意贯通。
月三首·其一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月三首·其一》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夏,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吐蕃连年入侵,"西秦"(长安)虽复仍危。"魍魉"或影射朝中鱼朝恩等宦官,"虾蟆"喻边患。在"天河新"的宇宙秩序与"白头愁"的生命困境间,诗人通过"北斗—西秦"的象征性连接,维系着对中兴的最后希望。
翻译注释
翻译
巫山的雨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直到今夜雨才停止,星河焕然一新。
若是没有青山上的月亮可以看,可真的要愁死我了。
我久久盯着月亮,久到半轮月亮动了位置,树深处影子也似山间小鬼乱动。
那北斗星之下正是我的故乡,月光直接照到长安。
注释
(1)青嶂:如屏障的青山。
(2)魍魉: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这里代指影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月·过水穿楼触处明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月下醉题
黄鹄飞鸣未免饥,此身自笑欲何之。
闭门种菜英雄老,弹铗思鱼富贵迟。
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
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月夜泛舟
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
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月季花
一番花信一番新,半属东风半属尘。
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月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