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

〔清代〕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作品简介

《山雨》是清代诗人何绍基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山间骤雨初晴的奇景,展现自然变幻之美。首联“短笠团团”写行人避雨之态,“初凉”点明时令;颔联“溪云自聚”与“山雨忽来”形成动静对比,突出山雨的猝不及防;颈联“衣巾沾湿”“瓜豆离披”以细节写雨势之猛;尾联“新晴放峰”“万瀑齐飞”则转写雨后天晴的壮丽景象。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观察细腻,将山雨的倏忽变化与诗人的从容意趣融为一体,体现了清代性灵派诗歌“即景会心”的特点。

创作背景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作者为贵州乡试主考官,《山雨》此诗即赴任途中遇到山雨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一个个的斗笠在树林出没,人们在初凉的山野行走分外适宜。

溪涧上空的云雾填满了深山谷,山间乍下大雨行人尚不知。

骑马人的衣巾全被雨淋湿,村边的瓜豆枝叶在风雨中纷乱倾倒。

但见雨过天晴山峰又层出,万条瀑布齐飞的景象是如此新奇。

注释

(1)短笠团团:头上戴的圆圆的斗笠。

(2)避树枝:山路上杂树丛生,行走中要注意避让。

(3)初凉天气:初秋季节。

(4)野行宜:适宜野外活动。

(5)溪云:溪涧上空的云。

(6)马上:主人公骑在马上。

(7)离披:纷乱倾倒。

(8)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雨后初晴,本来雨雾笼罩的群山一下子又全部凸显出来,山上大大小小的瀑布一齐飞流,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景象。

全文拼音版

shān
duǎntuántuánshùzhīchūliángtiānxíng
yúndàochùxiāngshānláirénzhī
shàngjīnrènzhān湿shīcūnbiānguādòu
xīnqíngjìnfàngfēngluánchūwànfēiyòu

作者介绍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道州(湖南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出任四川学政。后因故罢官。在山东、湖南、浙江等地书院讲学。精小学。为晚清宋诗派主要诗人。有《东洲草堂诗集》。

何绍基的诗

相关推荐

山馆

〔宋代〕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山亭夜宴

〔唐代〕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山夜闻钟

〔唐代〕张说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窈窱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山村叟

〔唐代〕于濆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

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