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子·四时春富贵

〔元代〕关汉卿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

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

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

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作品简介

《正宫·白鹤子》是元代曲作家关汉卿的一首曲。作品用鸟啼花影烘托出一种绰约的意境,“人立粉墙头”一句更引起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原来是两个相恋的人耐不住相思,偷偷传递思念之情。“秋水双波溜”,用一双眼睛把女子的思念之情直白地表达出来。在白天女子看着焚着香的金鸭鼎,闲适地依傍在小红楼上,等待着月亮的升起,因为早已经和心上人约定在黄昏后见面。这首曲色彩明丽,形象鲜明,自然生动,富于美感,通过描绘一对情侣彼此的思念,刻画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四季如春般富贵美好,万物都沉浸在酒意与风情之中。

湖水清澈明净,如同蓝色的绸缎,花朵鲜艳夺目,犹如锦绣一般。

在花丛边,骏马静静地停立着;在柳树外,轻舟悠然地系着缆绳。

湖面上,装饰华丽的船只来来往往;湖岸上,骏马奔驰迅疾。

鸟儿在花影中啼鸣,人儿站在粉墙之头。

春意将两者紧紧相连,秋波在双眼中流转。

金鸭香炉中焚着香,我悠闲地倚靠在小红楼旁。

月亮悄悄升上了柳梢头,我们相约在黄昏之后相见。

注释

(1)澄澄水如蓝: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蓝的颜色。

(2)灼灼:鲜明的样子。

(3)柳外:柳树帝、柳树下。

(4)缆:系住。

(5)骅骝骤:骖马往来奔驰。

(6)秋水双波溜:形容双眼象含着一汪秋水似的流动,顾盼。

(7)金鸭鼎:鎏金的鸭形香炉。

全文拼音版

báizi··shíchūnguì
shíchūnguìwànjiǔfēngliú
chéngchéngshuǐlánzhuózhuóhuāxiù
huābiāntíngjùnliǔwàilǎnqīngzhōu
nèihuàchuánjiāoshànghuáliúzhòu
niǎohuāyǐngrénfěnqiángtóu
chūnliǎngxiāngqiānqiūshuǐshuāngliū
xiāngfénjīndǐngxiánbàngxiǎohónglóu
yuèzàiliǔshāotóurényuēhuánghūnhòu

作者介绍

关汉卿(约1234—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一生创作杂剧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18种。作品题材广泛,揭露社会黑暗,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等经典女性形象。其剧作结构严谨,语言本色当行,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散曲亦佳,《一枝花·不伏老》展现铮铮铁骨。作为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后世戏剧影响深远,被誉为"曲圣",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的诗

相关推荐

凤衔杯·留花不住怨花飞

〔宋代〕晏殊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夜过邵伯湖

〔明代〕李东阳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

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

羁栖在愁绝,况乃中夜起。

满井游记

〔明代〕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太白岭

〔宋代〕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谢池春·壮岁从戎

〔宋代〕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