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两汉〕曹植

太和二年大旱,三麦不收,百姓分于饥饿。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终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作品简介

《喜雨》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三曹”之一曹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表面写久早逢雨的喜悦,实际是希望明帝曹叡能如天之无私,重用自己,使自己实现建立功业的理想,通过吟咏及时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整治愿望。

创作背景

该诗有序说:“太和二年大旱,三麦不收,百姓分于饥饿。”《三国志・魏志》卷三和《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志三》都有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五月大旱的记载。据此,知该诗当作于太和二年的夏天,时久旱而雨,诗人很是欣喜,遂作《喜雨》该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苍天笼盖多么辽阔广大!它繁育成长着万物众生。

抛弃他们,他们必会憔悴困顿,养育他们,他们一定滋长繁盛。

瑞云从北方袅袅飘起,飘飘荡荡向南方飞行。

应时的好雨半夜降下,隆隆的雷声回响在庭院上空。

良种撒满肥沃的土地,秋熟时节必有好收成。

注释

(1)覆:覆盖。

(2)弥:普遍。

(3)苞:丰茂。

(4)群生:众生,这里指众生物。

(5)弃之:(上天)抛弃群生。之:群生。

(6)惠之:给群生恩惠,对群生照拂。

(7)滋荣:滋生繁茂。

(8)庆云:即景云,也称卿云。古人迷信,以为是祥瑞之气。

(9)郁述:即郁律,古“述”“律”音义同,云气上升的样子。

(10)时雨:及时雨。

(11)长雷:响声持久的雷。

(12)周:环绕。

(13)嘉种:良种。

(14)膏壤:肥沃的土壤。

(15)登秋:秋熟。登,成熟。

(16)毕:同“必”,一定。

全文拼音版

tiān广guǎngbāoqúnshēng
zhīqiáocuìhuìzhīróng
qìngyúncóngběiláishù西nánzhēng
shízhōngjiàngzhǎngléizhōutíng
jiāzhǒngyínggāorǎngdēngqiūyǒuchéng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其诗赋辞采华茂,情感深挚,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等展现非凡才情,被誉为“建安之杰”。早年受曹操宠爱,后因曹丕猜忌备受压制。诗以五言为主,开六朝绮丽文风先河,钟嵘《诗品》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之誉,足见其文学地位。

曹植的诗

相关推荐

喜迁莺·吴江与闲堂王臞庵家

〔宋代〕吴文英

烟空白鹭。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细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认片帆来去。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黯愁远,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

轻许。孤梦到,海上玑宫,玉冷深窗户。遥指人间,隔江烟火,漠漠水葓摇暮。看葺断矶残钓,替却珠歌雪舞。吟未了,去匆匆,清晓一阑烟雨。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宋代〕李纲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喜迁莺·街鼓动

〔唐代〕韦庄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喜迁莺·端午泛湖

〔宋代〕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宋代〕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喜怒哀乐之未发

〔先秦〕子思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