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宋代〕辛弃疾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作品简介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起笔劝勉友人不要再因“春阴”而逗留,应早日出发,因为整个春天都没有不阴的时候。再就“人情”与“客路”闲闲道来,充满感慨叹息之情。过片即景生情,以梅、柳起兴,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并殷勤关照友人到了松江那样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别忘了作几首诗寄回来。全词虽是写送别,却并未过多渲染离别之苦,尤其是听别语以慰相思,写得缠绵柔厚,情浓语真。结尾暗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融会吴中风景,颇见生活趣味。

创作背景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该词具体作年不可考,邓广铭先生根据欧阳国瑞为铅山人,且广信书院本置该词于与吴子似有关诸词之前,认为该词作于辛弃疾铅山新居经始之时。欧阳国瑞是辛弃疾的友人,将要前往吴中(今江苏苏州),辛弃疾写下这首词为他送行。

翻译注释

翻译

不要因为春季的阴天而延误了行程,毕竟春天来了以后就总是连日阴天。只有在无权无势的时候才能看清人情冷暖,如同走完崎岖的山路,才能体验行路的疲倦劳累。

梅花似雪,春柳如丝,好像在安慰你不要为离别而忧愁。你将要去的吴中是景佳鲈美之地,正可在松江上坐着小船,饱尝佳肴美酒,吟诗作赋。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2)欧阳国瑞:江西铅山人,朱熹《跋欧阳国瑞母氏锡诰》:“淳熙己亥春二月,熹以卧病铅山崇寿精舍,邑士欧阳国瑞来见,出其母太孺人锡号训辞及诸名胜跋语,俾熹亦题其后。熹观国瑞器识开爽,陈义甚高,其必有进乎古人为己之学而使国人愿称焉。”欧阳国瑞于何年入吴,其事无可考。

(3)春来未有不阴时:谓人日前后春寒天阴。化用唐杜甫《人日两篇·其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4)人情展转: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展转,反复,变化。

(5)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言友人此去吴中,正是景佳鲈美之地。用西晋张翰弃官南归事。《世说新语·识鉴》谓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弃官南归。短篷,矮篷,代指小船。炊饭,一作“炊饮”。松江:吴淞江的古称。一名松陵,又名笠泽。源出苏州之太湖,盛产鲈鱼,味尤美。南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细捣枨虀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全文拼音版

zhètiān··sòngōuyángguóruìzhōng
chūnyīnshàngchíchūnláiwèiyǒuyīnshírénqíngzhǎnzhuǎnxiánzhōngkànjuànhòuzhī
méishìxuěliǔshìtīngbiéwèixiāngduǎnpéngchuīfànshúchúquèsōngjiāngwǎngfèishī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代人赋

〔宋代〕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石门道中

〔宋代〕辛弃疾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鹧鸪天·赠友

〔清代〕文廷式

万感中年不自由,角声吹彻古梁州。荒苔满地成秋苑,细雨轻寒闭小楼。

诗漫与,酒新蒭,醉意世事一浮沤。凭君莫过荆高市,滹水无情也解愁。

鹧鸪天·怀王道甫

〔宋代〕陈亮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鹧鸪天·别情

〔宋代〕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