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弃妇被赶出门的一瞬间的心理活动,女主人公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倾诉了她遭受遗弃的哀怨和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弃妇的同情以及对负心之人的批判。此诗语言朴素无华,感情真挚深厚。
弃妇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旁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昨夜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弃妇》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弃妇”这一现象在唐代十分常见,在唐诗中有不少关于“弃妇”的诗作,刘驾亦有感于弃妇遭弃之悲痛,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大门前,停放着被遣回娘家的车儿,临上车的时候,我心情更加凄怆。
那沿路的野花,还像我初嫁时一样开放。
我喂养的春蚕,一个个已抽丝成茧,我手织的绢素,还停留在织锦机上。
这将会成为新妇的笑柄,说我只知道劳动,远不如在妆扮上翻新样。
他以前喜爱我的青春美貌,遗弃我,只因我不再有当年的漂亮。
回想起良媒说合时的美好情景,还历历在目;可今天我心头的创伤,又能向何人去讲?
注释
(1)弃妇:被丈夫遗弃的妇女。
(2)回车:送女子回娘家的车。
(3)发:开放。
(4)妾:古代女子自称。
(5)织素:将丝织为绢帛。
(6)新人:新娶的妻子,对先前的妻子而言。
(7)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8)老迟:这里指容颜衰老。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驾的诗
相关推荐
题苏武牧羊图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考试毕登铨楼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送程六
冬夜觞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送桂阳孝廉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咏萤火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宜城放琴客歌
佳人玉立生此方,家住邯郸不是倡。
头髻䰀鬌手爪长,善抚琴瑟有文章。
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
忽闻斗酒初决绝,日暮浮云古离别。
巴猿啾啾峡泉咽,泪落罗衣颜色暍。
不知谁家更张设,丝履墙偏钗股折。
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人情厌薄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
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
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六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帝喾的神话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