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成都草堂时期的春日闲吟,以七绝写尽寻花野趣。诗中"江上被花恼不彻"开篇即显痴顽,"无处告诉只颠狂"续写独游之态,"走觅南邻爱酒伴"寻酒友未遇,"经旬出饮独空床"结以幽默自嘲。全诗语言活泼似口语,将"花恼人"的拟想与"独空床"的落寞对举,在明快节奏中暗藏政治失意的孤愤,展现了杜甫诗风的另一面。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此诗实作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50岁成都草堂时期。时值严武首次镇蜀,蜀中暂安。诗中"爱酒伴"的缺席,既实指王十五暂离,更隐喻"致君尧舜"理想的悬置。组诗七首跨越整个春季,本首作为开篇,以"花恼人"的诙谐,开启了杜甫创作中罕见的闲适篇章,反映战乱中短暂的精神喘息。
翻译注释
翻译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注释
(1)彻:已,尽。
(2)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3)南邻:指斛斯融。
(4)旬:十日为一旬。
全文拼音版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晩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江陵使至汝州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江上望青山忆旧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江上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