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延凯歌五首·其三

〔宋代〕沈括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作品简介

《凯歌五首》是宋代大学者沈括的诗作。这是沈括制作的数十曲凯歌中现在留存的五首。这组诗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和信心。

创作背景

北宋神宗熙宁(公元1068—1077年)、元丰(公元1078—1085年)间,党项羌族的西夏不断向广大西北内地蚕食骚扰。王安石变法后,在陕甘一带配备兵力,对侵略者展开了大力反击,收复了不少失地。当时沈括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抗击西夏侵扰,收复葭芦、米脂、浮图、吴堡、义合等地,屡建战功。

公元1081年(西夏大安七年),夏主赵秉常拟将黄河以南的不毛之地划归宋朝,与宋结好,以便借助宋的力量削弱专权的母党梁氏势力,但消息泄露后,梁氏将赵秉常囚禁在兴庆府外,国内顿时大乱。夏将禹藏花麻请宋将发兵征讨梁氏,并愿为内应。宋神宗即命鄜延总管种谔、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等五路大军共50万向西夏大举进攻。这五首诗就是沈括在战斗中为鼓励士气而制作的凯歌。

翻译注释

翻译

公主下嫁单于的和亲政策,岂能重演,琵琶乐曲倾诉幽怨的故事,不容再出现。

如今已没有苏武,要归雁为他雁足传书,谁也不用再弯弓搭箭,去射云中的飞雁。

注释

(1)马尾胡琴随汉车:马尾句:《汉书.西域传》:汉武帝元封年间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王,细君因远嫁悲伤,乌孙在马上弹奏琵琶为她路上解愁。唐李欣《古从军行》诗:“行人刁计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即咏此事。这里马尾胡琴借指琵琶,用马尾作弦的胡琴,与琵琶同属弦乐器。

(2)弯弓莫射云中雁:弯弓句:用苏武雁足传书故事。

全文拼音版

yánkǎishǒu··sān
wěiqínsuíhànchēshēngyóuyuàndān
wāngōngshèyúnzhōngyànguīyànjīnshū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仁宗嘉祐进士。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出使辽国,次年任翰林学士。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元丰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撰《梦溪笔谈》。著述传世的尚有《长兴集》等。

沈括的诗

相关推荐

读陈胜传

〔清代〕屈大均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

王候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山石

〔唐代〕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咏三良

〔唐代〕柳宗元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清代〕陈维崧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对酒

〔宋代〕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湘中

〔唐代〕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宋代〕黄庭坚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丛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怨诗行

〔两汉〕汉乐府

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

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

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赎。

齐度游四方,各系太山录。

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

当须荡中情,游心恣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