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作品简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此词是北宋文人陈去非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阕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阕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创作背景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在播迁之后,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注释

(1)午桥:在洛阳南面。

(2)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3)豪英:出色的人物。

(4)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5)疏影:稀疏的影子。

(6)二十馀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7)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8)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

(9)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10)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全文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dēngxiǎoluòzhōngjiùyóu
qiáoqiáoshàngyǐnzuòzhōngduōshìháoyīngchánggōuliúyuèshēngxìnghuāshūyǐngchuīdàotiānmíng
èrshíniánmèngshēnsuīzàikānjīngxiándēngxiǎokànxīnqíngjīnduōshǎoshìchàngsāngēng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

陈与义的诗

相关推荐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