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是诗人朱德在1916年,游览古宋县(今兴文县古宋镇)香水山芙蓉寺时题写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决心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的雄心壮志。
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己饥己溺是吾忧,急济新怀几度秋。
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仍作荆棘游。
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
物色风尘谁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1915年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的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实现做皇帝的梦想,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终于在日本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于12月12日称帝复辟。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2月23日,蔡锷在云南向袁世凯发出通牒,要求他取消帝制,并通电全国,宣布独立,建立讨袁武装护国军,举行护国讨袁起义。1916年1月16日,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部向四川进军。此时,作为护国军第六支队长的朱德,跟随蔡锷率部由云南经贵州入川。在纳(溪)泸(州)之战中,朱德改任第三支队长,为护国军的先锋部队。他军纪严明,指挥有方,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一举取得了棉花坡战役的胜利。3月17日,泸州兰田坝一战,又重创敌军张敬尧部,致主帅曹锟、吴佩孚手足无措,坐镇北京的袁世凯也胆颤心惊,朱德也因此赢得了勇猛善战的美誉,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名将。
战斗胜利后,朱德率部抵古宋县中城镇休整,前后半月有余。一日,朱德率随从数人,登城北香水山游香水寺,寺中尼姑祥云煮红茗稀饭招待朱德一行。朱德遵纪爱民,再三推辞不过,便坚持付给了饭钱。饭罢,他们游兴未尽,复上山坳,再游芙蓉寺。时值春日,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满目碧翠。朱德极目远眺,深为大自然的春色所感动,同时也触景生情,想到了国家的残破混乱和人民的疾苦,遂感慨万千,即兴挥毫在寺庙墙壁上题下了这首七言诗,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和挽国运于既倒,救民众于水火宏伟抱负。香水山芙蓉寺已于1958年失火焚毁,但因该诗深受群众喜爱而广为传诵,并有“当年朱帅驻旌麾,壁上琳琅有旧题。岘首人思羊叔子,香山千古此招提。”的颂诗。该诗原载于1979年10月《叙永文化》第三、四期,后转载于1984年《龙门阵》第二期。这是迄今世人见到的朱德最早的一首诗。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古别离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古风·秦水别陇首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古意报袁功曹
从军出陇北,长望阴山云。
泾渭各异流,恩情于此分。
故人赠宝剑,镂以瑶华文。
一言凤独立,再说鸾无群。
何得晨风起,悠哉凌翠氛。
黄鹄去千里,垂涕为报君。
古艳歌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古风·郑客西入关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古树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
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古风·蟾蜍薄太清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蝃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